來源:運聯智庫(ID:tucmedia),作者:賈藝超

無論從保障國民經濟順暢運行的角度,還是從應急的角度來看,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物流對於社會運轉的剛需作用。在它的價值被反覆證明之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投身到這個行業之中。

根據滿幫提供的數據,今年物流行業的高峯期來得更早一些:9月份,滿幫平臺訂單量創歷史新高,平臺價值凸顯。

其中,滿幫發佈的《2020中國幹線卡車司機大數據》顯示,疫情以來,衆多退伍軍人、工人、廚師,甚至演員轉行到貨運行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入駐司機中,26~35歲年齡段佔比高達41.97%。

“我卸完貨就可以立馬找訂單,帶來了貨源,效率提高,收入提高。”這是平臺師傅金建忠最直觀的需求。這種效率和收入的同步改善,正在吸引着更多的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

(2020滿幫十大司機及貨運先鋒)

1、月均 13500 公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同於轎車代步的功能,卡車作爲司機謀生的手段,天然具備生產工具的屬性,講究的就是成本與效率。

可以看到,如今組織化的車隊型企業,通過甩掛等運營模式,將效率提升到極致,陸續挺進 “3 萬公里俱樂部”。但是,相對而言,公路貨運領域還有大量業務需要通過個體司機運輸來完成。而他們的效率提升,平臺在背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滿幫黨委書記、副總裁徐強透露,滿幫平臺上的司機月均行駛里程,從5年前的9000公里提升到了現在的13500公里,月均承運次數從14次提升到了20次。

今年上半年,河北司機孫啓航趁着“免高速費”,一路從張家口到鄂爾多斯,再到雲南昆明,再到新疆喀什,最後回家,21天共跑了12500多公里。類似滿幫這樣的平臺,不斷降低車貨匹配成本、改善運輸路線,縮短成交時間,爲司機的這種效率提升提供了可能。

滿幫集團副總裁譚遠江表示:“跑的里程多,是掙錢的一種表現。里程代表收入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幫司機降成本。”

基於這個方向,滿幫的訂單匹配邏輯從最初的搜索邏輯升級到了推送邏輯。對於平臺貨主、司機雙方,每天在數百萬的訂單中找到最匹配的訂單,僅靠雙方搜索,效率是不高的;推送邏輯下,就要求平臺要懂司機、懂貨主,基於司機的位置、信用、習慣、路線等數據標籤,減少司機找貨時間,主動爲司機推送最匹配的優質貨源,持續提升匹配效率。

如今,滿幫集團團隊中技術人員佔比約1/3,並且滿幫還在不斷吸納大數據算法等人才,其技術迭代正以一週 2 次的頻率升級。

(滿幫集團副總裁 譚遠江)

在滿幫看來,空駛率每下降1%,都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爲此,在“十四五”期間,滿幫也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空駛率進一步下降到20%~25%之間。這種效率的提升,一方面能夠縮減訂單的匹配時間,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優質資源與司機的高效匹配。

事實上,滿幫對原有交易業務上的效率的打磨,以及對產業鏈上下游生態圈的佈局,正在形成一個基礎底盤,使得其切入新的細分領域時,擁有足夠的支撐。

典型的案例就是,疫情過後,市場上冷鏈的需求開始釋放出來;而滿幫從去年開始也將冷鏈業務拎了出來,作爲一個單獨的模塊。

“原來貨主也有冷鏈的訴求,但大家把它當普貨訂單來處理;而成爲一個單獨的模塊後,做法會更聚焦,效率也會更高。”譚遠江表示,“在《2020中國幹線卡車司機大數據》報告中,冷藏車也開始進入司機師傅最鍾愛的車型排行榜。”

2、打造雨林式生態

在《2020中國幹線卡車司機大數據》報告中,滿幫平臺上,26-35 歲的年輕司機逐漸成爲主力,他們更願意將物流之外的衍生服務,也通過線上化的方式來完成。

用戶需求的邊界在哪裏,生態的邊界就在哪裏。據調研,在車輛5年的使用週期中,購車成本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燃油費、通行費、輪胎、保險、維修保養等費用佔到了74%。因此,滿幫這樣的平臺型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會是從撮合交易向全生態鏈的方向佈局。

這幾年,滿幫基於市場與業務發展需求,以交易爲核心,佈局金融、能源、車後、基礎設施、智能駕駛、二手車、國際業務等版塊,生態型企業建設初見成效。

對物流行業而言,最典型的生態場景就是金融服務。過去,傳統的金融機構眼裏,司機羣體的徵信普遍不好。一方面是由於從業人員不懂徵信,另一方面是這個行業普遍收入不高;這樣的背景,造成了金融機構金融定價貴或者是不願參與這一行業的情況。

而對於個體司機而言,業內基本是“先幹活,後拿錢”的結款方式。對於他們而言,路橋費、油費等費用佔運營成本的 7 成,這種情況下,金融產品的介入可以有效解決司機的短期資金週轉問題。

據瞭解,滿幫從集團合併之初就已經開始探索金融產品。一方面,平臺司機歷史行駛數據累計形成的用戶畫像,可以爲金融機構的介入提供徵信依據;另一方面,通過平臺的約束,可以讓司機的徵信變好,從而幫助司機羣體獲得更具優勢的金融服務。據悉,今年以來,滿幫已經爲平臺超過300萬人次提供了貸款服務。

同時,滿幫也在建立客訴服務體系,當前每天受理的投訴量超過 5000 次,幫助司機、貨主雙方解決糾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行業標準,比如司機延遲、貨損應該如何賠償?譚遠江透露,截至10月份,2020年滿幫已經幫司機追討了3 億元以上的運費。而過去,這種糾紛產生的問題,對司機而言可能就是以壞賬處理。

與此同時,在新車銷售上,滿幫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其與一汽解放合作的智能定製卡車產品“定義車”,自上市以來產銷達到25000輛,“定義車”司機平均接單量、優質貨源較之前均提升了15%,車輛運營效率明顯提升,空駛率下降了20%,月接單量較平均水平多2單左右,司機年均收入增加4.2萬元。

這種雨林式生態的構建中,滿幫有一個邏輯,即成熟的領域交給專業的團隊來做,與集團業務強相關的領域,則自己或者和合作夥伴一起做。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作爲一家創業企業,近年來滿幫也在對外投資,但其基本不會觸碰非集團強相關的業務。這種投資戰略的核心是構建信任,本着找夥伴的心態,構建生態圈。比如在車後市場,滿幫投資了甲乙丙丁;無人駕駛方面,投資了智加科技;等等。

通過生態圈的建立,滿幫可以從多維度賦能用戶,進一步增加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感”,而正是這種“信任感”,推動着平臺生態的良性循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