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聽

2020.10.29

星期四

陪你青聽 娟娟
14:49來自共青團中央

今日配樂《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歡迎到網易雲音樂

關注@共青團中央

收聽更多團團推薦的歌兒

知乎曾有人問:“改天是哪天?下次是哪次?以後是多久?”

其中有一條高贊回答:“改天是星期8,下次是25點,以後是13月。”

“改天一起聚一聚。”

“下次一定請你喫飯。”

“以後有空了記得多聯繫哦。”

……

這些話,相信你聽過或說過吧。

我們總以爲來日方長,改天可以有很多天,下次可以有很多次,以後可以很久很久,可很多時候,改天是時過境遷、下次是音訊全無、以後就沒有以後了……

珍惜眼前的人與事,對這個世界懷着敬畏之心,去見最想見的人、去做最想做的事、去成爲想要成爲的自己,只爲此生不留遺憾。

01

十一假期回來,閨蜜兮兮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自己一個人悶在家裏好幾天。

等見了面,她眼睛紅腫,沒說幾句,眼淚就掉了下來。

“奶奶去世了,我再也見不到她了。”

掩面而泣的兮兮,脆弱得像個孩子。

從小到大,這個世界上,只有奶奶把兮兮當孩子。

她家在農村,小時候,兮兮經常牙疼,奶奶就揹着她去鎮上看醫生。

她心疼奶奶,說:“奶奶,將來我一定考上大學,到時我養你。”

可後來,工作的兮兮越來越忙,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

上次回去,單位有采訪任務,她着急趕去上班,也沒在家住上一宿。

臨走時,她把奶奶最喜歡的橘子罐頭啓開了,一如既往地趴在奶奶的耳邊,親暱地說:“罐頭記着喫,改天我再回來看你。”

其實,她自己都不知道改天是哪天,這些年,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數。

如今,她再也不用說“改天”了。

她不能原諒自己的是,沒見到奶奶的最後一面,沒有聽到奶奶最後的囑託,再聽奶奶叫她一聲“大孫女”,更後悔上次見到奶奶時,沒有喂她喫一口橘子罐頭。

很多人,我們已經見過了這輩子最後一面,只是當時不知道,也沒好好告別。

有作家說:“有一種親熱如此疏遠,比如:改天有空聚、下次一定來。人人都說改天有空聚,但改天永遠沒空過。人人都說下次一定來,但下次從沒有來過。”

別改天了,就今天吧,因爲你不知道改天是哪天。

02

不知你發現沒有?

下次再聊,就是就此打住,要掛電話了;

下次再聚,意味着可以彼此轉身,頭也不回地走開;

下次再說,這件事不討論了,你另做打算吧。

我們把很多事情被安排在了“下次”裏,所以,“下次”一定是人們最忙的一次,而事實並非如此。

不管“改天”是否繁忙,只要當時做出了承諾,事後就要兌現,這是信用。

關於這點,表弟有很深的體會。

大一時,表弟加入了學校的驢友社團,從此迷上了徒步旅行。

因爲還是學生,家裏不富裕,他只能選擇窮遊。

有次在鄭州的高速服務區,表弟遇到了一位熱情的大哥,對方開着一輛路虎,全身上下都是頂級運動裝備。

於是表弟走過去搭訕,希望對方順路載自己一程,大哥爽快地答應了。

一路上,兩人聊得分外投機,大哥還請表弟喫了兩頓飯。

分別時,大哥認真地對錶弟說:“小夥子,你今天應當請我喫頓飯啊。”

表弟以爲自己聽錯了,然而大哥依然堅持,表弟只好無奈地答應了。

用餐完畢,表弟硬着頭皮結了賬,委屈又怨憤,大哥讀懂了他的情緒,拍拍他的肩膀說:

“小夥子,旅行是好事,可是蹭喫蹭喝蹭玩蹭車卻不一定是好事,這一路我總聽你說別人幫助了你,你說下次請喫飯,但旅行中遇到的‘朋友’,往往都是分別後就再也沒機會見到的,所以你說的下次到底是哪天?”

說完,大哥駕車離開了。

表弟說:“從那以後,我一直提醒自己要有尊嚴地窮遊。”

而且他還養成了一個習慣,分別前請每位幫助過他的人喫頓飯,哪怕只是一頓普通的路邊攤。

別“下次”了,就這次吧,真正的朋友,從不“下次”。

03

2020年的flag,你完成多少了呢?

“以後我好好學,下次考個好成績。”

“以後等我換了新工作,一定重新開始。”

……

以後是多久?

人生在世,誰都經不起時光的蹉跎和等待。

今天不努力,大了就知道讀書和不讀書過得是不一樣的人生;

今天上班摸魚,等到再次裁員,說不定你就會“榜上有名”;

今天不經營自己、不經營感情,對不起,我的未來裏沒有你。

別“以後”了,就現在吧,全力以赴追逐自己的夢想,不留遺憾。

有些人,真的就是一別經年,再難相見。

很多人啊,我們真的早就見過了最後一面。

別改天了,別下次了,別以後了,就現在。

週六、週日主播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發送內容:個人簡歷+音頻小樣

郵件標題請註明“青聽-主播”

陪你·成長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別改天了,就今天吧

別下次了,就這次吧

別以後了,就現在吧

編  輯|鍾玥伶

校  對|高 樂

校  審|陳 葵

值班編委|張 宇

陪你青聽|鍾玥伶

主  播|娟 娟

制  圖|鍾玥伶

剪  輯|鍾玥伶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  源|微信公衆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Club),作者:張女子

圖片來源|千庫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