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夕:打車平臺的產品經理經常會遇到這麼一個場景:

在匹配叫車用戶和等單司機的時候,用戶所在的位置附近缺少車輛,而過遠的車輛在收到通知時會認爲這筆訂單不划算(過去接既耗時又耗油),於是決定擱置不接,於是這就造成了用戶打不到車的不良體驗。

顯然,激勵措施是可以相對解決這個問題的,比如對司機加價,補償他的損失,但是如果這個成本要由用戶來承擔,顯然用戶也會很不爽。

所以也會有一些別的方案,比如在司機端,設計一套當天接滿多少單就能獲得一份補貼的機制,然後在司機快達到獎勵單數之前,給他派送那些因爲距離過遠而無人響應的叫車需求,此時司機爲了完成獎勵,就會「勉爲其難」的願意去接這樣的單。

沒想到的是,在司機的圈子裏,這種做法也會產生特別有趣的陰謀論,那就是滴滴爲了省下獎勵的那筆錢,故意在最後司機快要完成任務時給派特別遠的單子,想讓司機無法完成任務,這是用大數據在壓榨勞動力。

甚至是作爲這套方案受益方的用戶,也會支持和聲援司機構建出的想象,覺得明明有很多車,爲什麼你要派一個那麼遠的車來接我,讓我白白多等這麼久。

在習慣了以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解釋所有矛盾的惰性思維之後,會有很多類似不對稱的理解誤區存在於社交討論裏,像是之前有人去便利店釣魚,自導自演的偷拍便利店賣過期食品,在設局者的觀念裏,便利店爲了多掙錢當然有動機不去「浪費」過期食品,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其實現代零售的鏈條早已進化到了由供應商去管理貨架和庫存的時代,如果食品滯銷放過期了,那麼會由供應商來對其進行回收,損耗成本也不是由便利店來承擔的,所以便利店根本沒有必要去隱瞞食品過期並負擔相應的風險。

放在上面打車平臺的例子裏,解釋再多的產品邏輯,可能都比不上從動機本身出發:作爲平臺的運營團隊,如果老闆批了一筆補貼,那麼他們的KPI就是把這筆補貼高效盡職的發出去,絞盡腦汁的想盡各種方法把錢省下來,這麼做是扣分項而非表功項。

是的,皇帝種田用的鋤頭和扁擔,真不是金子造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