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子

父母課堂原創

1

近日,一段視頻引發熱議,孩子不慎跌落電瓶車後。竟然被騎車的男子一腳大力踹翻?!這段行車記錄儀視頻顯示:一位騎着電瓶車的男子,等完紅燈後起步太快!後座揹着書包的孩子不慎跌落!小孩在後面追着跑,家長渾然不知,後車司機狂按喇叭一路護送,幸好轉角處家長停下,孩子一切安全,家長髮現後竟然上前一腳將孩子踹倒在地。

孩子摔倒,趕緊爬起追上

所有人都在譴責這位爸爸,估計爸爸後來也很後悔,後來交警隊找到了這位爸爸。這是爸爸說,是他理解錯了,他認爲是孩子自己下來的!

不過這個爸爸的行爲還是讓不少網友憤怒:

也有網友說了爸爸的判斷是這樣的,在十字路口騎着電動車,你自己一個人不告訴我,偷偷溜下來,這種危險是危及生命的,極其大的危險。所有的父親當一個孩子面臨着如此大的危險是,所有的父親都會緊張,所有的父親都會因爲緊張而失去平日的理智,當這個孩子平安地跑回來的時候,她的父親就會從不理智暴怒,最終給了孩子一腳。

但是我們遇到問題就這一種解決方式嗎?

2

刷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關於童年捱打引發心理陰影的高贊回答:

初一的時候,有兩個好朋友,因爲經常遭受家庭暴力,所以惺惺相惜。那時三個人還屬於學霸級別的學生,均被老師賦予厚望,每天聚在一起討論是上清華好還是北大好。

如今,其中一個高一時就徹底退學了,平均每年有三四個月呆在精神病院,其他時間在家裏休養,生起病來與瘋子無異。另一個朋友復讀後上了二本,每天在懷疑人生中痛苦掙扎。講述者只上了個專科,學廚師,今年剛畢業。

他對廚師頗有感情,也非常熱愛烹飪,但同時心裏也很明白,小時候偶爾會被周圍同學稱爲天才的他,如果在一個正常的家庭環境下成長,一定可以實現更大的價值。

最後講述者說:最近兩年,我逐漸開始和父親恢復一定的關係,偶爾會聊一些比較正經的事情,但對我父親仍然保留的懲罰,是不再開口叫他“爸爸”

看到這裏,心頭一震,唏噓不已,莫名覺得心酸。想起我們這代人很多小時候因爲考試沒得第一會捱打,弄髒衣服會捱打,打壞東西會捱打,偷買零食會捱打。彷彿所有問題的關鍵,就是捱上一頓打就能解決。

3

家長打罵孩子之後,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聽從了家長的“教導”,實際上,他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產生自卑,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之路。

或者孩子一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會乖乖服從,孩子容易自卑、懦弱。

再或者,父母動不動就打孩子,使孩子產生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無聲的反抗,你要往東,他偏要往西,故意讓家長生氣。還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認錯,有的孩子則用離家出走、逃學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研究表明,近九成的孩子在童年遭到父母暴力時,想過“雖然他們現在懲罰我了,他們贏了,但長大後我一定會還回去。”這種報復心理其實不僅體現在對父母的感情中,將來與其他人發生矛盾時,他們也在潛意識中學會了“以暴制暴”,認爲拳頭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將屈辱和仇恨銘記於心,有機會就加倍報復。

這種粗暴的育兒手段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我們可以適當嚴厲給孩子記住教訓,卻不能將棍棒教育奉爲常用的方法。解決事情的根本是雙方架起溝通的橋樑,讓彼此在對話中,共同成長。

雙養教育,致力於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推廣構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幫助家庭,賦能機構,通過線上家庭學院+ + 線下師訓認證模式,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系統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