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會有答案的問題:你想過怎樣的一生?

好像沒什麼問題比這個更具象,也沒什麼比這個更寬泛了。仔細思考起來,無數個畫面浮現在腦海裏,但一開口這些念頭又在嘴邊溜走了。

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人們,或許經歷各不相同,但境遇大抵是相似的。這段時間的流行詞“內卷”,或許就表現了當下人普遍的困境:我們被周遭的一切裹挾着向前,每一步都被推着走,停不下來也轉不了方向,只餘下毫無意義的自我消耗。

或許你正迷茫得不知所措,或許你正處於困頓之中。不如停一停,跟着這篇文章一起,思考一下,你想度過怎樣的一生?

你出生了。

你第一次在生命中微笑,

也感受到他人的微笑。

你想要抓住身邊的一切,

但是你一鬆手,它卻掉落在地。

後來你會知道那叫重力。

你嘗過了一些味道,

還學會了用自己小小的身體翻跟頭。

你對世界充滿了好奇。

你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

你開始規律地在早晨7點起牀。

因爲你要上學了。

在學校裏,你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

你變得越來越自信。

你漸漸發現男生和女生之間

會互相產生情愫。

太不可思議了!

你認爲自己長大了。

父母在你的朋友面前叫你“小寶貝”,

你突然覺得彆扭。

你開始追求流行,

儘管並非總能做到。

在許多方面,

父母已經遠不如你,

有時甚至會落在你身後。

有些心事,

你不再想和他們分享。

你開始思考宇宙,意識到生命有多麼渺小。

你同時也明白,有一天你會離開這個世界。

你爲此大哭一場。

你還知道,人類肉眼最遠能看到鄰近的星系。

40億年後將撞上我們所在的銀河系。

但這會兒,你先學會了接吻。

你突然發現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

即使是5年前的生活對你而言也模糊了起來。

你在自己的房間裏長大,

但不知何時房間已經變得如此狹小。

你還能記起曾經年幼時的自己嗎?

你有時會討厭自己。

但你想去愛人,也想被愛。

那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你戀愛了。

生命中第一次,

你向另一個人袒露自己的一切。

你還從未如此親近一個人。

你們想在一起,

一生一世。

但是好像總會分開。

你覺得自己不再害怕孤獨了。

但有一件事你還沒學會:

週六晚上獨自在家,還是會暗自神傷。

後來你成家了。

你有了孩子。

你學會了因爲孩子忍受睡眠不足的煩惱。

你還從未如此深愛過一個人。

也從未如此擔心過一個人。

願望已經實現。

雖然現實與你想象中的好像相去甚遠。

但你漸漸明白幸福是相對的,

不同狀態間的對比,才能讓人體會幸福。

你終於學會了爲自己而活。

不過這時候,

你腳上的皮膚已經開始起皺。

你發現睡一個整覺,已是一種奢求。

你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嗎?

總是忍不住在這個問題上躊躇。

有些夢想並未實現......

有些東西無法獲得......

你已經習慣了這個世界,

甚至不再抬頭看天上的月亮。

沒關係。

你已經學會了珍惜

生活中的小美好。

你到了那個年紀,

開始失去的年紀。

看到桌子上空缺的位置,

你開始明白失去一個人是何種感受。

那麼好好享受此刻的幸福吧!

生命中的兩種力量牽絆着你。

一隻稚嫩的小手在努力掙脫你的牽引,

另一隻蒼老的手還需要你的攙扶。

你忽然接受了父母的樣子 。

還有某一種力量

總是促使你回到兒時待過的地方。

你已經60歲了。

但是你覺得自己還很年輕,

一點兒也不像小時候在大街上看到的六旬老人。

總有那麼幾年,你覺得萬事皆難。

又有那麼幾年,你覺得諸事順利。

你回味自己的人生,

就像是翻看一個書本,或是看一齣戲劇。

你開始思索自己是否後悔

曾經做的那些決定?

也許你開始緩慢學習一項新內容,

而從前的你明明是那個教人的角色。

你需要雙倍的時間來完成,

一些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此刻你感到生命有限,

於是你更加珍惜當下的每分每秒。

可是時光飛逝。

每一刻都可能發生變化。

也許是你的老伴病了

......

你知道生活就是個大雜燴,

即使是天塌了,也要繼續下去。

你不再爲死亡而哭泣了。

死亡?

沒什麼可怕的,放馬過來吧。

現在,

人們對你掏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生活教會了你什麼。

這時的你,會怎麼回答?

從0到100歲、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必經的生命歷程。

我們在這個區間裏活着,不斷獲得,不斷失去,也不斷找到自己的意義。

德國《時代週刊》的編輯海克·法勒看到自己剛出生的侄女時,突然萌發了創作靈感。她看到她躺在牀上好奇地望着這個世界,她想:她會漸漸長大,會經歷精彩、也會遇到磨難,而此刻卻對自己的未來一無所知。

爲了讓她知道即將要面對的一生,她寫下了這本《你想過怎樣的一生?》。

爲此她採訪了很多人,從小學生到90多歲的老人,從有聲望的名人到失去社會地位的落魄人士,只問他們一個問題:“生活教會了你什麼?”

她意外地發現,這些身份迥異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世界的理解竟然出人意料的相似:

十九歲時,經常討厭自己;

三十多歲,發現現實與想象相去甚遠;

中年人更容易感恩生活,他們開始意識到幸福是相對的,一件小事就能讓他們感到快樂;

而隨着人們慢慢變老,他們越發珍惜當下,也坦然接受了人終會死亡的事實。

當我們逐年、逐頁理順了人的一生,或許就會發現無論過哪一種生活,那些困惑、那些難題,每個人都會經歷也要面對。

在採訪中,有一位94歲高齡作家告訴法勒,“有時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孩子,正如曾經那樣。我不停地問自己,生活可曾教會了我什麼?”

“你想過怎樣的一生?”這個問題不是個好問題。

參考資料:

《你想過怎樣的一生?》 , [德] 海克·法勒 文 / [意]瓦萊里奧·維達裏 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