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由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大發展,長期埋在地下的許多文物被發現,這也讓各大博物館的收藏變得更爲充盈。比如在1974年時,河北省博物館就獲得了一大批文物。當時,文管部門就接到消息,平山縣三汲鄉進行土地平整,有位農民在取土時一腳踏空,結果發現了一座古墓葬。

河北在中國古代的地位本來就很重要,平山縣也陸陸續續有文物出土,考古專家早就猜測當地很有可能隱藏着古代貴族的大墓。得到消息後,文管部門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前往,於是發現了著名的中山國陵墓。

中山國是戰國時期白狄所建立的國家,處於燕趙要地。它一度非常強盛,成爲了中原諸國的心腹大患。然而,當時的史料都聚焦於戰國七雄,並沒有對中山國過多描述。因此,關於中山國,我們所知也非常有限。

這一次中山國陵墓的發現,就填補了不少空白。根據出土文物的銘文,這座大墓應該是中山國國君“錯”的。在他之前還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錯是第五位中山國王。

既然是諸侯之墓,當然有着非比尋常的發現。比如小珏此前寫過的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極爲精美華麗,就是陪葬品之一。又比如錯金銀雙翼神獸氣勢恢宏,河北省博物館採用放大版的雙翼神獸形象作爲門前的鎮獸。其實,最著名的還是中山王鐵足銅鼎。

青銅鼎本是作爲食具的,後來成爲禮器,而且是能表明主人身份地位的禮器。周禮中就規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九鼎,諸侯只能用七鼎。但是,中山國王墓葬中,卻發現“錯”的列鼎也有九個。這說明,當時確實已經禮崩樂壞,周天子的權威蕩然無存,即便是中山國也不將朝廷放在眼裏。

這件鐵足銅鼎,就是中山國九鼎之首。它高爲51.5釐米,腹徑65.8釐米,重60公斤。在數據上來看,這尊鼎並不大,但它卻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首先,這尊鼎的鼎身和鼎足材質不一。鼎身是青銅,鼎足則是鐵質的,這是非常罕見的。而且,這意味着製作難度增加了很多。要知道,青銅器往往是用失蠟法制作,一體成型。這件鐵足銅鼎,就必須分開做鼎身和鼎足。

在當時那個年代,測量手段有限,在加上銅和鐵的比熱、膨脹係數不同,稍有差池就會導致鼎身和鼎足無法安裝,或者安裝好了會搖晃、傾斜。無論是青銅還是鐵,在當時都是貴重金屬,也不可能反覆試驗,一定是非常有把握才製作的。這體現了當時的中山國已經掌握了高超的工藝技術。

另一個重要的特徵就隱藏在鼎壁與蓋部雲鈕下,那裏密密麻麻地刻着469字銘文。作爲青銅器,銘文數量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也是衡量器物本身價值的重要因素。之所以毛公鼎被視爲國之重器,就是因爲上面有近五百字的銘文。目前來看,這件中山鐵足銅鼎的銘文數量僅次於毛公鼎,是銘文第二多的青銅鼎。

這469字的銘文,記載了中山國國君三件事。一是議論燕王噲讓位相邦子之,從而造成國家大亂。這是在《史記》、《戰國策》都有過的記載,也是非常著名的事件。中山鐵足銅鼎的銘文,以實物的方式證明了史料的可信。

二是中山國的司馬賙率師伐燕、擴大疆土的功績。小珏在前面提到過,中山國的史料相當有限,這段銘文無疑增加了我們對它的認知,也能更多瞭解那段歷史。

三是中山國君大發感慨,告誡後世國君要任用賢人,警惕周邊的強敵。中山國出於四戰之地,更是在幾大強國的夾擊中卻能堅持一百多年,這段銘文說明了他們生於憂患的態度。

無論是在史學價值,還是本身的獨特性來說,中山鐵足銅鼎都是難得的重要文物。然而,它出土時的狀態並不理想,出土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產生了許多病害,其中包括最讓人頭疼的有害鏽。在2014年時,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博物館啓動修復方案,相信它在不久的將來,能以更好的狀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很多朋友私信問小珏,到底在哪裏知道這些文物知識的。其實,無非就是多看點書罷了。現在平臺搞活動,小珏向您推薦一套比較實惠的文物書籍,鏈接如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