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流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在進入正文之前,咱們先做個小測試。

你知道奧利給、一起爬山吧、腳趾摳出三室兩廳、茶藝大師是什麼意思嗎?你是否知道他們的出處?如果你都能答上來,恭喜你成爲網絡衝浪十級選手。

從給力到奧利給,網絡上流行的梗日新月異,稍不注意就感覺自己與時代脫節了。可能你的手機裏收藏着最流行的表情包,能脫口而出最火的段子,是個玩梗達人。

但你真的瞭解什麼是梗嗎?你知道梗流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嗎?

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梗”學!

Q1:什麼是梗?

“梗”,網絡用語,是相聲藝術“哏”的誤用,意爲笑點。

通常梗被用於流行事物比如綜藝、動漫、電視劇等。後詞義被擴大引申,大到某個時間段,小到情節插曲、人物、故事片段都可以叫“梗”。"

“梗”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網絡流行語、表情包、網絡段子、彈幕等都可以是“梗”,網絡屬性明顯。

Q2:梗流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這就必須從梗流行背後涉及的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的邏輯來進行全面深度解析了。

以下我們細分爲五個維度:

①有趣是第一生產力

俗話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喜劇演員總能給人帶來歡聲笑語,就在於他們有趣,有“梗”。

多數人並不想聽“祥林嫂”式抱怨不休,更願意分享一些好玩的事情,或者將不那麼好玩的事情用好玩的方式分享出來(對應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傳播快樂。

②人人皆可參與

梗的出現和傳播主要依存於網絡人羣,根據CNNIC第46次調查報告:截至2020年6月,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網民不到10%。

網絡語言豐富的形式極大的降低了人們參與刷梗的門檻,它甚至不需要人們識文斷字,僅通過一張生動的表情圖即可領會到其中含義,並通過複製粘貼使用來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

③情感共鳴

梗能夠傳播,在於它反映了某種現實,生動形象地體現了網民們當時的心情和狀態。刷梗,本質上是網民在自發篩選信息以後將自己認同的信息複製分享出去。

譬如最近刷屏網絡的“打工人”,是“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引發了身在職場、時刻承受着生活壓力的網民們情感共鳴。這是屬於成年人的一種自嘲式的黑色幽默。

④羣體認同

你知道爬山梗,是否又知道“我不做人了”這個梗?

前者是三次元梗,而後者是二次元梗。次元不同,有壁存在。通過不同的“梗”,人們可以快速找到和識別“自己人”,從而獲得羣體認同感和歸屬感。

⑤演變進化

梗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同樣是表達憤怒,人們的常用語從“哇噻”(港臺引進語,原爲罵人,後表示驚喜)逐漸變成了我操(臥槽)——我靠——我倒——我暈、我去——我笑。

這是一個語言使用選擇的過程,那些不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詞語最終會被拋棄,只有那些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纔會有持久的生命力,甚至被寫入詞典,成爲正式語言(相對網絡語言)。

刷“梗”的專業解釋

若用專業的理論來解釋“梗”的流行,就不得不提到meme——模因傳播。

《牛津英語詞典》對meme的定義:“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即任何一個事物,只要它能夠通過模仿(如刷梗)而得以傳播,那麼,它就是一個模因。模因需要容易記住和傳播,需要前後保持一致,不能變化得太快,又不能一成不變。

從“打工人”到“尾款人”“定金人”,簡扼直觀的表達、低成本的創作、一定的趣味性、適應各種人羣,“梗”在不斷變異中獲取生命力,從而形成一種網絡文化現象。“梗”體現了當下文化環境、某個羣體的社會心態,是流行文化與社會參與碰撞產生的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新內容。

人是“梗”的創作者、追隨者、傳播者、改造者。“梗”會可能會過時,被人所遺忘,但新的梗會源源不斷誕生。今天的你還是“尾款人”,明天的你可能就是“喫土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