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

慢性腎臟病(CKD)發展到了慢性腎衰竭(CRF)階段,患者主要治療目標是讓腎功能長期處於穩定狀態或延緩其進展速度。表現在化驗檢查指標方面,就是設法讓血肌酐(SCr)或腎小球濾過率(GFR)保持穩定或變化不大。最終可以讓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病情進展慢一些或再慢一些,甚至可以在正常壽命之前不發展成尿毒症。

怎樣才能讓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病情進展緩慢或腎功能長期保持穩定?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用藥是關鍵:在未出現腎功能異常之前,就應該用對藥(或需用到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積極治療原發病;當到了慢性腎衰竭早期,用藥方面(多需用到沙坦類或普利類降壓藥)則以控制蛋白尿及治療高血壓爲主要任務;當到了慢性腎衰竭中期,用藥方面(多需用到地平類降壓藥、降尿酸、降脂及降血鉀等藥物)則以管控好血壓及治療併發症爲重點。然而,對於血肌酐已經升高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僅知道如上如何用藥,顯然是不夠的。

腎功能能夠長期穩定,除了用藥之外,腎病患者不能也不該忘記如下這五件事。

1.不會忘記定期檢查

慢性腎臟病到了慢性腎衰竭階段,仍然需要使用藥物,隨着病情的逐漸穩定,患者所使用的藥物可能並不多,或只需三五種,或只需一兩種,每天可能只需服用幾片或幾粒藥物。比如慢性腎功能不全早期患者,可以僅需服用一片50mg的氯沙坦鉀再加上早晚各三粒腎衰康膠囊等兩種藥物。可是,當患病時間久了之後,有的腎病患者總覺得病情一直非常穩定而忽視了定期檢查。由於慢性腎衰竭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異常感覺,就算仍在進展,患者也可能毫無察覺,這就需要定期檢查以及時發現病情之變化情況。因此,要想保持腎功能長期穩定,腎友絕不能忘記定期檢查。

2.不會忘記防治感染

感染問題,既是慢性腎衰竭患者併發的“結果”,也是慢性腎衰竭患者病情不能穩定的“原因”(或叫“誘因”)。在慢性腎臟病或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整個病程中,感染現象往往“如影隨形”,或伴隨着疾病的全過程,或導致病情加重,或引起病情快速進展至尿毒症。在用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的過程中,同時注意預防感染也非常必要,當出現感染之後應該在第一時間積極治療。在預防感染方面,應做到及時增減衣物及使用增強免疫功能的藥物;在治療感染方面,合併病毒感染者應積極抗病毒治療,合併細菌感染者應使用有效抗生素。總之,要想保持腎功能長期穩定,腎友是不能忘記防治感染的。

3.不會忘記勞逸結合

不管是慢性腎衰竭早期,還是慢性腎衰竭中晚期,絕大多數患者都沒有特別不舒服的感覺,通常都是“能喫能睡也能動”,只是檢查指標有各種異常而已。因此,那些不太在乎的腎病患者往往會過度勞累;那些特別在乎的腎病患者往往又不敢出門(不運動也不上班),其實,這樣都是不可取的。事實上,咱們絕大多數腎病患者都可以“動起來”,只要做到“勞逸結合”即可,既不能天天休息不動,也不能太過勞累,而應該適度鍛鍊或運動及做些較輕的工作。這樣,既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又不至於影響或加重病情。因此,要想保持腎功能長期穩定,腎友不要忘記勞逸結合。

4.不會忘記保持尿量

我們說,腎臟屬於“水髒”,也就是說,腎臟是最怕缺水的臟器,腎臟缺水即腎血流量下降,最常引起的腎臟損害是腎前性急性腎損傷(AKI),即血肌酐會進一步升高。而原本就患有慢性腎臟病或慢性腎衰竭的患者,則更容易併發急性腎損傷,導致腎功能不穩定。腎臟缺水後,表現在尿量上就是尿量減少,反過來,當慢性腎臟病患者出現尿量減少時,在無水腫的情況下,更多考慮的是腎臟已經缺水了,必須引起重視並及時糾正。如果是腎臟缺水前就能做到提前預防,則患者就不會因這一原因影響到腎功能。所以說,要想保持腎功能長期穩定,腎友不能忘記保持每天尿量不減少。

5.不會忘記自我管理

慢性腎臟病患者還需自我管理,這裏指的是飲食與生活方式方面的管理,這也是保證腎功能長期穩定的關鍵。高鹽高脂飲食、高蛋白攝入及高嘌呤膳食等都會影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病情,致腎功能加速進展;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縱慾過度、衛生習慣差及喜抽菸愛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會促進慢性腎臟病快速進展。因此,要想保持腎功能長期穩定,腎友是不能忘記對平時飲食與生活方式上的自我管理的。

綜上所述,要想保持腎功能長期穩定,腎友不能忘記如上這五件事,明白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