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們的戀愛》中,可以看出節目組給金莎安排的男嘉賓,對金莎是很有好感的。

兩個人的相處也很和諧,不管是一起喫飯聊天,還是出去約會,男方細心體貼,女方笑意盈盈,畫面看起來就如一對真正的情侶般美好。

也許兩人是互有好感的,男方已經明確表示了希望繼續接觸,而金莎雖然覺得自己的心意不太明朗,但是絕不是排斥和抗拒,也說明兩人之間還是有機會的。

而當男方談到自己喜歡“戰友”型的戀人,希望彼此是那種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而且是可以並肩作戰的關係時,金莎是有些小失望的,她問男方是否喜歡那種天崩地裂,轟轟烈烈的戀情,而男方卻說自己還是傾向於一種可以互相激勵的“戰友”型戀情。

兩人的戀愛觀出現分歧,氣氛瞬間便變得尷尬了。

從之前金莎參加過的綜藝或訪談可以看出,金莎是一個擁有少女心的人,她應該是渴望那種電光石火的愛情,浪漫又刺激,而她的一些擇偶觀也明確了這一點。

她和男方去美術館,抑或是坐在雙層巴士上約會的時候,能感覺得到她很享受那種戀愛的感覺,她希望身邊有這樣一個男人可以給她這種感覺,就連她的很多動作和微表情也很“少女化”。

我總感覺,她更渴望的是愛情本身,身邊的男人不過是可以給予她想要的愛情的一種工具。

她曾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裏說過,喜歡比自己小的男生,大概是因爲小一點的男生大多還在相信愛情的年紀,和女方交往也大多是奔着感覺去的,而年紀大一點的男生,早已過了衝動的年紀,變得理性而現實,所以也絕不可能去投入一場純粹的愛情。

而《女兒們的戀愛》中,節目組爲她安排的這個男生,他雖然年紀小,但是可以看出她很理性,他喜歡成熟獨立的女性,可以和自己一起並肩作戰,共同成長。

一個理性,一個浪漫,一個現實,一個夢幻,這樣相互衝突的兩種觀念,又能否彼此遷就,抑或是爲對方做出一些退讓呢?

只想說,其實男女之間,瞬間的心動很容易,難的是彼此接觸之後,相互碰撞的三觀,這纔是拉開兩人距離的關健。

私認爲,女人到了三四十歲的年紀,在和異性交往時,還把愛情考慮在第一位,這並不現實,十八九歲,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女,可以愛來愛去,因爲他們有的是心力。可是人一旦到了一定的年紀,首先考慮的就該是彼此的契合度,能否和諧的相處,那纔是最重要的。

兩個人可以白首一生,也並不是只依靠愛情便可以成全的,任何一種激情到最後都會歸於平淡,你希望你們之間永遠是熱戀的狀態,且要求愛情一直亢奮,那是不可能的。

愛情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未免得不償失。

所以,我還是覺得金莎對於愛情的要求有些太理想化了,也許我們都曾經渴望過那種天崩地裂的愛情,可是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的“天崩地裂”,就算有,等你經歷過後,也會覺得這樣的感情太過勞心費神,搞不好還會要了命,還是細水長流,踏踏實實的感情更加靠譜。

我們都是凡塵煙火中的俗人而已,那些讓人豔羨的“神仙愛情”只存在於電視劇中,只要身邊的人真心待你,會問你粥可溫,願爲你立黃昏,那便足以,那些花裏胡哨的形式又有什麼意義?故事再曲折,結果不盡人意,那也是白搭。

反而是男嘉賓提出的那種互相激勵,並肩作戰,共同面對風雨的感情更加接地氣,貼近生活,這樣互敬互愛,互相陪伴,成長的感情,才更加的真實,靠譜。

讓兩個人決定在一起的可以是心動的感覺,可以是相互吸引的喜歡,可是決定兩個人在一起之後能走多久,能走多遠的卻是彼此契合的三觀,三觀一致的人,必定會走的平坦些,而三觀差異太大的,便難免會辛苦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