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相聲演出團體很多,既有體制內團體,又有民間團體。其中知名度最高市場號召力也最強的,無疑是德雲社。而且從目前來看,它這些年一直處於一家獨大的位置。

在北京,有一傢俱有官方背景的演出團體,一度也曾經非常活躍,那就是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它成立於2003年,當時德雲社還沒有走紅,俱樂部在京城觀衆羣體中引起不小的反響。到現在俱樂部一家走過十多年,在衆多相聲演出團體的競爭之下,已經失去了當年那種活力,從演員到節目都顯得固定且古板。

週末俱樂部佔領市場先機

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的緣起,還是非常得人心的。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適應老百姓現場聽相聲的需要。那時候相聲正處於低谷,電視上幾乎看不到,生活中又找不着,對於觀衆來說,週末相聲俱樂部開業滿足他們近距離看相聲的需求。加上票價很低,屬於惠民演出,對於觀衆來說很容易接受。

另一方面,當時的相聲演員演出也非常少,能夠有這樣一個舞臺進行表演,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歷練和機會,同樣也能感覺到被觀衆需要。

在俱樂部剛剛成立那幾年,還是真正紅火了一段時間的。李金斗作爲俱樂部主席,以他的好人緣吸引全國各地很多相聲演員來表演,受到熱烈歡迎。

德雲社興起後事情起變化

事情發生轉變,還是從德雲社以及衆多民營團體興起之後。德雲社的忽然爆紅,使得相聲市場被攪得火熱,演員們不僅有了演出機會,而且能夠比過去更掙一些錢了。

一些參加過週末相聲俱樂部演出的演員們,也有不少加入了民營團體。對這些人來說,在價格低廉的俱樂部演出只能拿到象徵性的演出費,而在其他團體收入就會比俱樂部高一些。因此,這些人也就越來越傾向於在其他場地演出。

週末相聲俱樂部堅持低價當然符合老百姓的需要,但對於演員們來說,常年只有二三十塊錢的票價,沒有辦法讓他們產生更大動力去琢磨作品和表演,很多時候也只能應付。兩種演出兩重天

看一下平時俱樂部的節目單,很多時候長期只有那麼幾張老面孔,作品來回說了很多年,這對於有一定追求的觀衆來說,肯定是不滿意的。因此很長時間俱樂部的演出只能是低價低質,而且這對於觀衆來說,進來欣賞演出也不會珍惜。

這兩年去俱樂部看過演出的觀衆就會明白,臺下觀衆對演員們是沒有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愛的,有時候就在那裏不動聲色地觀看,這對於演員來說也提不起精神。互爲因果。

相比之下,德雲社的演出則走向另一個反面。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在現場是受到年輕粉絲追捧的,甚至可以臺上一句臺下一句地聊起來。當然這也並非欣賞相聲表演的良好方式,但至少說明觀衆對演員的表演是充滿興趣的。

相聲的兩難境地

說起來其實兩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

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的演出,由於缺乏觀衆給予肯定或者不珍惜,演員們缺乏動力和活力,作品也一成不變難以吸引人。德雲社的演出,則由於觀衆過於癡迷演員本身而不是作品,使得演員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閻鶴祥最近在一次訪談中說到,他希望觀衆最欣賞自己的地方,也是自己最爲得意的地方,然而目前的情況明顯不是這樣。演員被偶像化,對於演員受到市場認可是有好處的,但對自身相聲業務的精進是不太有利的。

觀衆不欣賞不行,過於欣賞但欣賞不到點子上也不行。相聲,它是個難題。

娛樂答不休,我是鄭捕頭。歡迎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