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後數年的營養和健康是實現兒童生存、發展和千年發展目標的基礎,嬰幼兒時期的營養問題可能會導致兒童不可逆轉的生長和認知發育遲緩。爲了普及科學育兒知識,推進嬰幼兒早期發展,浦江縣婦幼保健院作爲浦江縣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於11月22日開展了照護服務系列活動——幼兒的飲食指導。

本次活動針對24-30月齡的寶寶家庭。指導中心講師從食物品種和進食量、飲食行爲、飲食環境、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指導,以幫助家長採用科學的餵養方法,促進兒童生長與發育。

在親子游戲環節,指導中心講師詳細地指導家長該如何與寶寶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如何培養寶寶健康的飲食行爲。家長們聽後均表示受益匪淺,對下一期的活動充滿了期待。

幼兒的飲食指導

0 1

食物品種和進食量

(1)幼兒進食品種和量

每天應攝入350-500毫升乳類。膳食品種應多樣化,提倡自然食品、均衡膳食,每天應攝入1個雞蛋、50克動物性食物、100~150克穀物、150~200克蔬菜、150~200克水果、20~25克植物油。幼兒應進食體積適宜、質地稍軟、少鹽易消化的家常食物,避免給幼兒喫油炸食品,少喫快餐,少喝甜飲料,包括乳酸飲料。

(2)飲食安排

每天的進食可安排3餐主食、2~3次乳類與營養點心,餐間控制零食。家長負責爲兒童提供安全、營養、易於消化和美味的健康食物,允許兒童決定進食量,規律進餐,讓兒童體驗飢餓和飽足感。

0 2

飲食行爲

(1)進食方式

12月齡的幼兒應該開始練習自己用餐具進食,培養幼兒的獨立能力和正確反應能力。1~2歲幼兒應分餐進食,鼓勵自己進食,2歲後的兒童應獨立進食。

(2)進食行爲

應定時、定點、定量進餐,每次進餐時間爲20~30分鐘。進食過程中應避免邊喫邊玩、邊看電視,不要追逐餵養,不使用奶瓶喝奶。避免強迫餵養和過度餵養,預防兒童拒食、偏食和過食。

(3)食物烹飪方式

食物宜單獨加工,烹製以蒸、煮、燉、炒爲主,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可讓兒童參與食物製作過程,提高兒童對食物的興趣。

(4)適量飲水

根據季節和兒童活動量決定飲水量,以白開水爲主,以不影響幼兒奶類攝入和日常飲食爲度。

0 3

飲食環境

家人圍坐就餐是兒童學習自主進食的最佳方式,應爲兒童提供輕鬆、愉悅的良好進餐環境和氣氛,避免嘈雜的進餐環境。避免進餐時恐嚇、訓斥和打罵兒童。

04

食品安全

(1)食物選擇

避免給3歲以下兒童提供容易引起窒息和傷害的食物,如小圓形糖果和水果、堅果、果凍、爆米花、口香糖,以及帶骨刺的魚和肉等。

(2)飲食衛生

嬰幼兒食物的製備與保存過程需保證食物、食具、水的清潔和衛生。在準備食物和餵食前兒童和看護人均應洗手,給兒童提供新鮮的食物,避免食物被污染。禽畜肉類、水產品等動物性食物應保證煮熟,以殺滅有害細菌。剩餘食物再食時宜加熱避免污染,加熱固體食物應徹底、液體食物應煮沸。

(3)食物儲存

食物製作後應立即食用,避免食物放置的時間過長,尤其是在室溫下。剩餘食物應放入冰箱保存,加蓋封藏,以減緩細菌的繁殖速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