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污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泰始九年(273年),鄧艾被平反昭雪。

在三國諸葛亮的時代,蜀漢以攻爲守,一直對曹魏呈攻擊勢頭;來到姜維的時代後期,曹魏剛開始反守爲攻,欲意傾其所有消滅蜀漢。

那是在公元263年夏季,曹魏權臣司馬昭集結臣子彙報工作,商討滅蜀事項。殊不知,徵西將軍鄧艾覺得這事情不可靠,“屢陳質疑”。司馬昭不達目的決不妥協,派人不斷勸導鄧艾,纔將他說動。自然,那時誰都沒有預料到,幾個月後,便是這一鄧艾,變成滅蜀第一元勳。

當初10月,曹魏徵選18萬精兵,兵分三路,攻擊蜀漢。徵西將軍鄧艾率軍三萬餘名,由狄道(今甘肅臨洮)涉足,從沓中(今甘肅舟曲大西北)攻擊蜀漢大元帥姜維精銳部隊;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名,攻擊武都(今甘肅成縣大西北),以斷開姜維後路;司隸校尉鍾會率主力10多萬人,直砍漢中市。

殊不知,儘管無論是部隊總數還是戰鬥能力,曹魏都佔有很大優點,可戰爭開展得並不成功。鍾會率主力10多萬人被姜維阻擋在有着“一夫當關,以一當十”之稱的劍閣,攻不下。諸葛緒這支軍隊則被鍾會企業兼併了。僅有鄧艾趁姜維被鍾會制約在劍閣之時,帶領一支上千人的騎兵,借道陽平,穿越700餘里無人之地,一路上“鑿山安全通道,做作橋閣”,最終天降神兵一般出現在蜀漢當地,兵臨城下,逼得劉禪伸手撤兵。

實際上,那時候蜀漢的精銳部隊都還沒遭受破壞性嚴厲打擊,絕大多數土地都遺失,但鄧艾爲什麼僅用好幾千將兵就逼得劉禪撤兵?

這與諸葛瞻的陣亡有非常大關聯。諸葛瞻是蜀漢重臣諸葛亮之子。三國諸葛亮赤膽忠心後,諸葛瞻變成蜀漢的重要人物。當鄧艾借道陽平奔襲江油、緊急迫降守將馬邈後,劉禪將5000精兵強將交到諸葛瞻和黃崇,讓他們全力以赴對抗。

因此,諸葛瞻和鄧艾在綿竹相逢了。綿竹,是蜀漢國都成都市的最終一道防禦。有些人說,此時諸葛瞻不應該與鄧艾血戰,只是堅守待援。可事實上,蜀漢政黨早已被鄧艾的奔襲打得提心吊膽,急缺一場獲勝來穩定人心。

諸葛瞻是一個文官,先前,他並沒有領兵戰鬥的工作經驗。在此次戰鬥中,諸葛瞻的主要表現怎樣呢?應當說,諸葛瞻的主要表現頗有有目共睹之處。特別是在對戰之初,他在綿竹列陣布兵,不驕不躁。鄧艾派鄧忠、司馬師纂各自進攻諸葛瞻的右翼和左翼,都不成功而歸。

鄧忠、司馬師纂感覺對手是一塊不太好啃的硬骨頭,對鄧艾說:“賊未可擊。”鄧艾搞清楚,自身走到這一步,早已沒有退路了。他怒斥鄧忠、司馬師纂:“生死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爲何不可之有?”破口大罵地要將她們幹掉。鄧忠、司馬師纂聞風而起,趕快回來指揮決戰。

此役,鄧艾親自出戰督戰。歷經一番大戰,蜀軍慘敗,諸葛瞻父子倆均爲國捐軀,上演了悲痛的一幕。

這次對決的落敗,讓蜀漢朝臣的防禦信念發生了塌陷,自劉禪以下,基本上沒有人堅信自己還能抵抗曹魏精兵。打是打不過的,逃是逃不了的,投降派便快速攻佔了優勢,差別就取決於,到底是撤兵曹魏,還是撤兵孫吳?

此刻,光祿大夫譙周直言進諫,勸劉禪撤兵曹魏。劉禪還能說些什麼?只有是老老實實地打開了大門口。享國43年的蜀漢政黨從此始終地劃上句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