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衆希望成爲所有重要市場上的全球冠軍,斯堪尼亞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工廠使整個集團朝着這一目標邁出了一大步。

沒想到有一天,“公路之王”斯堪尼亞會通過收購一個在業內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企業——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獲得在中國生產卡車的許可證,實現100%控股本土生產。

本週二大衆集團的卡車子公司Traton在慕尼黑宣佈,公司旗下的斯堪尼亞品牌將在江蘇南通的如皋市建立卡車生產工廠,並且計劃於2022年初開始批量生產。官方文件顯示,斯堪尼亞此前收購了本地製造商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由2020年5月份任命的“中國通” 斯堪尼亞中國集團主席Mats Lennart Harborn何墨池任新公司董事長。

奢侈的“舶來品”成性價比之選

目前,斯堪尼亞集團在中國擁有3個實體機構和1個虛擬機構。他們分別是包括斯堪尼亞銷售(中國)有限公司、斯堪尼亞銷售服務(廣州)有限公司和斯堪尼亞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股東均爲斯堪尼亞海外股份有限公司(SCANIA OVERSEAS AB);虛擬機構爲斯堪尼亞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何墨池已經在此機構擔任多年的執行董事。斯堪尼亞中國集團成立之後將領導上述機構在中國的業務。

爲了推進斯堪尼亞中國工廠及國產化之後的銷售、服務等網絡建設,斯堪尼亞中國已着手推進包括配件供應、經銷和服務網絡等相關工作,估計在未來1-2年之內完成相關工作的系統化佈局。預計到2030年,中國應取代巴西,成爲斯堪尼亞目前最大的單一市場。

據悉,新工廠主要負責生產斯堪尼亞各系牽引車。這一收購決定是在斯堪尼亞表示將投資瑞典的電池組裝廠以探索未來技術之後作出的。目前斯堪尼亞的發言人尚未對新工廠計劃的產能作出回應。

當前國內市場主要由一汽解放、東風汽車和中國重汽等本地商用車製造商所主導,它們提供更具價格競爭力的卡車。而此前在中國銷售的所有斯堪尼亞卡車都是進口的,價格明顯高於國內競爭對手。此次國產化也意味着斯堪尼亞競爭力的大幅提升。

Traton的首席執行官Matthias Gründler今年7月纔剛剛上任,就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僅是在中國建立新工廠,在一個月前,這家斯堪尼亞和MAN的母公司還發起了對美國卡車製造商Navistar的收購,Gründler正在盡全力推動Traton的全球擴張。10月底,Traton與來自日本的合作伙伴,豐田集團旗下的日野Hino,商定成立一家合資企業,開發電動卡車和用於車聯網的軟件平臺。

迄今爲止,Traton旗下的MAN品牌與中國卡車製造商中國重汽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一直活躍於中國。MAN還擁有中國重汽25%的股份。

Traton的首席執行官Matthias Gründler表示:“Traton集團希望成爲所有重要市場上的全球冠軍。斯堪尼亞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工廠使整個集團朝着這一目標邁出了一大步。”迄今爲止,Traton已經在歐洲和南美市場佔據了領導者的地位,而中國卡車市場約佔全球銷量的40%。從長遠來看,斯堪尼亞還將在中國建立研發部門

一邊高速發展,一邊深陷泥沼

與斯堪尼亞相比,MAN的情況則不容樂觀。MAN目前正處於艱難的重組和轉型中,目前情況非常嚴峻,該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僅在上半年,虧損就總計超過4億歐元,或將裁員9500人。

而造成MAN目前局面的原因不僅僅是新冠病毒危機:到2030年,歐盟的新卡車將不得不減少約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對於MAN當前使用的柴油發動機而言,這是不可能的。只有大量使用電驅動器和燃料電池,MAN纔有可能進入市場。CEO Andreas Tostmann表示:“ MAN必須在電力驅動器,數字化和自動駕駛方面爭取領先地位。”

與汽車一樣,卡車上越來越複雜的輔助系統將首先減輕駕駛員的負擔,然後最終取代駕駛員的位置。對於歐洲市場而言,駕駛員已經是卡車運輸中最大的成本因素。如果該行業通過半自動駕駛成功延長了行駛時間,則運輸車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歐洲多年來一直缺乏卡車司機。

Tostmann強調,只有在公司成本急劇減少的情況下,MAN才能做出高投資。他也希望與美國製造商Navistar進行密切合作,後者被Traton斥資37億美元收購。MAN、斯堪尼亞和Navistar將共享技術和引擎,共同促進自動駕駛。目前業界公認的是,此次重組轉型是“MAN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後機會”。

事實上,本身正處於轉型過程中的大衆集團對MAN的鉅額損失已經感到厭倦。同爲Traton旗下的品牌,斯堪尼亞發展迅猛,而MAN卻不得不重組轉型以贏得生機。而恰恰是發展良好的姊妹公司斯堪尼亞使得Traton擺脫了虧損狀態,實現了盈利增長。目前來看,國產化極有可能幫助斯堪尼亞迎來又一個銷量高峯。通過國產化來降低成本後,斯堪尼亞的技術優勢就會逐漸凸顯,最終從奢侈的“舶來品”轉變爲性價比之選。(來源:歐洲併購與投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