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是無私奉獻,能挽救別人的生命,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至於是否對身體有傷害,衆說紛紜,但幾乎沒有任何的數據支持獻血的好處,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獻血有害,有的只是從理論層面的分析。

但有一篇文章發表在權威雜誌《柳葉刀》上,講到了獻血利弊這個問題。不藥博士給大家解讀一下:

這篇文章中對四萬五千名全血捐獻者在2年內的獻血頻次和與獻血相關的潛在症狀及特定指標進行了關聯分析。這些指標包括疲乏、氣喘、虛弱、頭暈、抽搐次數等,也包括身體機能和認知能力考察。初步的分析結論是,捐獻頻次越大,出現與獻血相關的症狀越多,血色素和鐵蛋白濃度也越低。

當然這篇文章是英國地區的,他們規定的兩次獻血間隔時間比中國要短(4個月),所以如果頻次大,出現獻血相關症狀的概率會大很多。

理論上是怎麼樣的?

正常人失去400ml的血液,造血系統會被激活,啓動造血,以補充血容量,就相當於進行了血液更新。從這個角度上講,有一定的益處。但獻血後會出現一些短暫的反應,在保證營養供給、保證休息的情況下,身體會自行恢復,所以間隔一段時間獻血是對身體沒有危害的(我國要求至少6個月)。另外,血容量會比較快恢復,所以血液相對在一定時期內會被稀釋一些,血液粘稠度在一定時期內會降低。

不藥博士認爲不應鼓勵女性獻血,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更高。

血液收集與使用

採血中心的血液來源多數是大學生獻的,所以一到了暑假、寒假就會鬧血慌。

血站目前的做法是寬進嚴出,不合格的處理掉。流程是先進行簡單的體檢後,初步合格後進行血液收集,再集中進行檢測,這樣一方面保證了臨牀用血的安全,也提高了效率,但是這樣做的缺點就是有些不合格的血液,就這麼處理掉了。

無償獻血,有償使用,但還是血慌……

綜上,即使出現短暫的不良反應,與救人一命相比,還是值得一做的。本人並非血液科醫生,只是按自己的理解淺談了一些,獻血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也請尊重每一份鮮紅有熱度的血液,因爲他們承載的是獻血人的熱心和奉獻精神!

歡迎關注不藥博士,漫說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