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60歲的陳阿姨因爲食慾下降、胃不舒服到醫院檢查,結果被查出萎縮性胃炎伴中度不典型增生,醫生根據陳阿姨的胃鏡報告,囑咐她6個月後複查。但是陳阿姨因爲需要回老家帶孫子,沒時間,加上心疼錢,並沒有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復查,只是在村裏診所拿了些藥喫。

結果上週,陳阿姨腹脹厲害,喫不下飯、噁心,才又到市醫院檢查。然而這一次,結果卻沒那麼幸運,報告顯示,陳阿姨胃炎已經癌變,而且已處於中期,預後效果無法保證。

萎縮性胃炎發病率增加

臨牀上,萎縮性胃炎是胃炎的一種類型,它的病理表現是,胃壁最內層的黏膜,因爲長時間的炎症損傷,使得黏膜周圍固有的腺體在減少,或者是被腸化生腺體所取代了。萎縮性胃炎通常是由淺表性胃炎發病而來。

我國通過內鏡檢查確診的萎縮性胃炎發病率爲17.7%,病理檢查的確診發病率是25.8%。而且相關統計顯示,年齡越大,發病率也就越高。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中老年羣體胃粘膜的退行性改變,屬於一種半生理現象。

臨牀上,萎縮性胃炎的發病進展,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爲是胃癌的前奏曲,那麼萎縮性胃炎真的會進展成爲癌症嗎?

萎縮性胃炎是否一定會癌變?

首先,萎縮性胃炎病情的進展程度是不同的,有輕症的患者,也有重症的患者。整體來看,每年萎縮性胃炎的癌變率是0.1%,腸化生的癌變率是0.25%。

萎縮性胃炎的癌變風險,跟發病的部位有關。比如胃竇部的萎縮或者是腸化生,癌變的風險相對較低。而胃體和胃底部位的病變,如果發展到嚴重的程度,那麼癌變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臨牀上,萎縮性胃炎發展成爲胃癌,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有的醫生對萎縮性胃炎患者進行長達五年的隨訪,發展成爲胃癌的幾率不超過5%。

所以,即便是被診斷爲萎縮性胃炎,也不見得就一定會癌變,還要看病情的程度以及發病位置,同時,下一步採取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對於疾病是否會繼續進展也很重要。

十人九胃病,這些壞習慣最好改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說的就是胃病的發病概率相對較大,而導致胃病的發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嗜酸性的微生物,能夠在胃部強酸的環境下存活,有報道指出國內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爲59%,也就是說我國有一半以上的人羣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有的患者感染之後會出現淺表性胃炎的症狀,但是有的患者只攜帶病菌卻不會發病。前者出現發病症狀的患者,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根除措施。如果是沒有發病的羣體,可以進行定期的監測,不一定非要進行根除性治療。

此外,幽門螺桿菌容易通過口-口以及糞-口傳播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在外就餐一定要使用公筷,上完廁所要洗手。家裏如果有幽門螺桿菌的攜帶者,要避免交叉感染,同時也要避免嘴對嘴給孩子餵飯。

·飲食不節制

現代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飲食不節制的人也顯著增加。辛辣食物、燒烤、碳酸飲料,這些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飲品對人體的消化系統都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曾經有報道說一名年輕的女子連續幾個月喫麻辣火鍋,最終患上了腸癌。胃部本來就承擔了消化食物的負擔,它的工作量本來就很大了,如果經常喫刺激性和重口味的食物,那無疑是在給胃部增加工作量,最終會導致病變的發生。學會忌口,喫得清淡一些,降低對胃部的刺激,才能避免疾病的發生。

·生活不規律

現代社會結構發生了本質變化,比如智能手機讓熬夜的人增多,進一步也使得夜裏飲食喫飯的羣體增多了,但這會額外增加胃部的負擔。此外,因爲各種因素熬夜的羣體,其作息不但顛倒了,而且飲食上也無規律可循。

胃部的運作規律被打亂了,嚴重干擾其消化功能,最終會產生消化功能減弱並演化成爲疾病。

·精神緊張

當人疲勞、工作壓力過大時,容易導致腸胃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炎等,而嚴重的胃潰瘍是胃部腫瘤的癌前病變。所以生活中要學會調整心態,避免精神的長期緊張或壓力過大。

·藥物因素

藥物引起的胃病被稱爲藥源性胃病,服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出現疼痛、反酸以及食慾下降等情況,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胃出血。

傷胃的藥物很多,比如阿司匹林、板藍根、利血平、黃連等。日常生活中,在患病喫藥的時候,一定要事前瞭解該藥對胃部是否有刺激,儘量避開那些刺激性大的藥物。

此外,配合胃粘膜保護劑的藥物一起使用,避免空腹喫藥,也能降低這類藥物對胃部的傷害。

·環境變化

秋天是胃腸疾病的高發期,這是因爲秋天大氣壓力的改變,使得一些原本就有胃病的患者,人體各個器官的工作效率降低,從而導致胃炎等疾病加重或者復發。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食物供應充足而且種類豐富,如果膳食結構不合理,會增加腸胃疾病的發病風險。

再者,秋天植物凋零腐敗會釋放更多的黴菌,這會影響到人體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緊密相連,如果免疫系統的平衡被打破,消化系統的健康也會受到威脅和干擾。所以在秋季來臨的時候,要避免飲食無節制,同時也要注意生活的健康規律,保證免疫力不會出現低下的症狀。

警惕胃病轉癌

胃病的發作是遞進式的,比如正常人都曾出現過胃酸、胃脹、胃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只要過一段時間症狀就會自行消失,這種情況是功能性的,通常只要注意飲食的調整就沒事了。

但是胃部如果出現炎症的問題,那麼腹脹、反胃、腹痛、打嗝等現象就會頻繁的發生,有些胃病患者,發病的時間甚至是相對固定的。而且隨着時間的拉長,胃病患者通常會伴隨消化不良以及食慾下降等情況。

而從胃病演化成爲胃癌,身體也會有一些顯著的症狀表現:

·出現明顯的身體消瘦以及貧血,有的患者會出現無噁心的嘔吐,而且會頑固性發作。

·上腹部有飽脹感,而且觸摸能夠感到有包塊,需要警惕胃部存在腫瘤。

·胃炎患者的疼痛是相對規律的,如果患者出現持續性或者無規律的疼痛,則需要提高警惕。

·患者有黑便出現,這可能是胃部腫瘤浸潤導致出血。

所以不難看出,從胃炎疾病轉化成爲胃癌,身體症狀的改變還是相對清晰的。對於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來說,除了日常的飲食要注意之外,還要加強定期的篩查,而胃鏡是檢查胃部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胃鏡的重要性

胃鏡是可以發現癌前病變以及確診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慢性胃病的羣體、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羣以及其他高危羣體,需要每年檢查一次胃鏡。健康羣體在45歲之後,可以每隔兩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對於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如果發現疾病在持續進展,並且出現了癌變的高危傾向,還應該進一步加大檢測的頻率。比如重度的萎縮性胃炎或者是腸化生患者,半年左右就得做一次胃鏡的檢查。這對於提前發現早期癌變的傾向,從而儘早採取治療措施有很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在韓國,國家對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羣提供2年1次的胃鏡或鋇餐造影篩查,早期胃癌發現率提高了72.3%。

總的來說,作爲人體的消化器官,胃部的健康承載着身體的整體健康。提前做好對胃部的呵護,減少在飲食和生活方面對其的不良傷害,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其健康運轉。

參考資料:

[1]《一家三癌:胃鏡檢查很重要》.健康時報.2019-11-1.

[2]《胃腸病爲何總與秋天有“不解之緣”?》.北京日報.2018-9-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