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美國走上霸權之路,然而除西方國家與美國有着相似的傳統文化和意識形態,較易形成利益共同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並不甘願被美國所左右。

針對這些反對者,美國有自己的套路:先是經濟上打壓、政治上孤立,迫使其屈服,當以上措施仍不能達到目的,就會從軍事上實施打擊。

因此在二戰後遍佈全球的局部戰爭中,美國身影頻現,規模較大的有朝鮮、越南、伊拉克等戰爭。其中雖然都有美國唱主角,但每場戰爭的背景、過程和結局都有很大反差。

以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作比,同樣是美國發起,在越南,美軍深陷泥潭,被搞得狼狽不堪。但在伊拉克,則是高歌猛進,順利達到顛覆目的。

相同的開端,不同的結局,其間有何深層次原因?

後盾不同

正如朝鮮戰爭一樣,越戰也是不同意識形態兩大陣營的對抗。美國爲將紅色思潮逐出中南半島,扶植南越、甚至不惜投入大批軍力,僅憑北越力量是無法與之抗衡的。

對此中蘇當然不會坐視,明確北緯17度線以北爲美軍禁區,若敢越雷池一步,當年在朝鮮那一幕很可能重演。因此美空軍偶有越界已是極限,陸軍是不敢踩線的。

美軍如籠中困獸,縮手縮腳。反觀北越有了穩固後方,除向南派遣大批游擊隊,還在那裏發展了遍地反美武裝,態勢主動。

至於外援力度也相當大,蘇聯對北越輸出全套防空系統。據俄史料表明,整個越戰期間,該系統擊落美機4千架。

中國也以各種方式援越抗美,除修築路橋外,無償援助物資總計200多億人民幣,其中槍支計200多萬支,有千餘名指戰員犧牲在越南。

正是這股強大的合力,令美軍深感無奈。

伊拉克的情況不同,在1990年代入侵科威特折戟後,便遭受了嚴厲懲罰。全面封鎖令伊拉克陷入危機,被迫接受“石油換食品”計劃,來渡過糧食短缺的窘境。

到2003年美國發動戰爭時,經歷十餘年制裁的伊拉克,已非昔日“中東雄獅”。

當時國際形勢已有重大變化,蘇聯早已分解,制衡美國的力量不復存在,舉目無援的伊拉克事實上處於孤立,只能任人宰割。

戰爭模式不同

越戰時期,美軍面對的是神出鬼沒的游擊隊,根本找不到決戰的機會,越軍卻能利用擅長的叢林戰進行襲擾和消耗。

伊拉克地處中東干旱缺水,不具備越南那種遮天蔽日的茂密叢林,且大部分國土位於平坦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種地形極利於美軍施展。

越戰可以說是“後二戰時代”,飛機大炮等傳統武器仍然是主導,打擊距離、精確度較爲有限,就是俗語說的“槍彈無眼”。

可是在伊拉克戰爭中,槍彈“長了眼睛”般指哪打哪。美軍用負載高技術芯片的制導武器,打了一場顛覆傳統的戰爭。從3月20日起,美軍共發射精確制導導彈兩千餘枚,摧毀了伊方的機場、港口及軍事設施。

在4月8日地面攻擊開始前,數量達45萬的伊正規軍硬是連美軍的人影都沒看到,因此伊戰也被稱作“不對稱的戰爭”,雙方戰力差了一個維度。

截止4月15日美軍宣稱“控制伊拉克全境”止,其死亡人數僅262人,半數死於事故。對比之下,伊軍的數字是1萬人。

戰術不同

“決定戰爭勝負的並非一兩件先進武器,人是最關鍵因素”,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對手,不同個體表現會截然不同。

從戰術上講,北越軍隊使用的游擊戰十分恰當,以己之長攻敵之短。而伊軍在無法實施游擊戰的情況下,被迫同美軍“硬槓”,這就像“叫花子同龍王爺比寶”,被迅速擊潰也是意料之中。

美軍在伊戰中,充分發揮了遠程精確打擊的優勢,使地面戰發起前,伊軍已軍心渙散。北越軍隊是另一番精神面貌,是爲了民族獨立和統一而戰,這其中涉及到信念的因素。

綜上,越南和伊拉克同爲體量不大的國家,對抗的都是強美,結果卻大相徑庭,這也是各方面因素合力的必然。

由此引出一個話題,當弱國與強國對壘時,難道就毫無勝機嗎?答案當然是“未必”,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