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麥可可

編輯| 吳懟懟

一年之前,敦煌愛好者楊傑沒想過自己能在家門口看展。

身在海南飛去敦煌。過去,無論是從海口還是三亞出發,蘭州都是繞不過去的中轉站。有時候,飛機還要在隴南停留個幾小時。

去年,海南與騰訊達成新文創戰略合作,TGC騰訊數字文創節(以下簡稱TGC)首次落地海南。儘管舉辦時間不長,楊傑已體會到線下文化展的奇妙感受,當「你玩的遊戲,看的電影,喜歡的動漫」都在線下有了真實可感的場景體驗,你會產生一種「愛麗絲漫遊仙境」的緊張和興奮感。

而今年,一直在家上網課,翹首以待TGC開放日的楊傑就更興奮了。

在離家不到10公里的地方,一些五顏六色的遊戲盒子正在落地,一些燈光閃耀的舞臺正在搭建。

王者榮耀的峽谷是夢境之藍,阿拉德市集的冒險是紅色閃耀,五十米開外,還有楊傑喜歡的敦煌展覽。

四年前,楊傑曾進入莫高窟第257窟的西壁見過九色鹿;去留學前,莫高窟暫時關閉,他轉道蘭州,在黃河邊的敦煌藝術館裏,安靜地看完了九色鹿的所有視頻。

而如今,在家門口,當他最喜歡的九色鹿,被改編成一個浪漫的光影故事,出現在這次海南TGC的線下展廳時,楊傑覺得有點感動。

「那種感覺就是,我觸摸到了一個更熟悉、更動人的敦煌」。

01

一場大型文化景觀

一進入今年TGC「探境敦煌」的光影廳,你就等於闖入了《飛天神鹿瑤》的穹幕幻境空間。

絲竹聲潺潺,鹿女舞曼曼。在音樂伴奏裏,飛天楊玉環和神鹿瑤在山川河流、天宮闕宇、萬千星辰中翩翩起舞。

繼續往前走,紗幕被掀開。「AI棋跡」體驗中,你可以看到一場「宇宙手談」的舞蹈秀,也能感受方寸棋盤之間的江河流海。

體驗完明日博物館,城市酷蓋怎麼能少得了遊戲Spark館。在「年夜飯」的數字交互體驗空間,有對聯和倒福,一張投影餐桌,一個玩卡機遊戲的老電視機,你可以用藝術的方式觀察遊戲與人、與家庭和社會的連接。

當然,潮流青年的快樂必然在電競世界裏生長。在「穿越火線」體驗區,通過實景的激光隧道和VR射擊,扛起機槍你就能在沉浸式的槍戰火線中奔跑。

來到「QQ飛車」空間,你還能猛地跳進車廂,和各路車神同臺飆車,腎上腺素迎來直線飆升。

夜幕降臨,你還能在電競之日、國風之夜等主題活動中觀看明星和主播表演,也許你還能偶遇穿着一身花襯衫,戴着敦煌壁畫小絲巾的楊傑。

如果你不是和楊傑一樣的島上青年,或者沒時間來線下打卡,沒關係,通過掌上TGC小程序,一樣可以雲遊全程。雲端TGC還有豐富玩法和同遊互動,線上線下的體驗完全順暢銜接。

在楊傑和朋友的想法裏,無論是潮流酷蓋還是佛系少年,無論是王者十級選手還是敦煌骨灰級愛好者,新新人類在城市的活動軌跡,往往都不走尋常路。而打卡這種新鮮有趣,體驗感十足的線下文化展,簡直是他們生活的必修課。

而一旦這些新新人類和雲遊敦煌這種底蘊濃厚的傳統文化IP相遇,或者與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這種正在流行的現實IP碰面,年輕人心中的情感點就會被迅速點燃。這些融合、創新了多樣文化內涵的呈現方式和玩法,就能迅速吸引潮流酷蓋在島嶼集結。

年輕人的島嶼集結,就把今年的TGC渲染成了一場大型文化景觀。它絕不僅僅是展覽和快閃,或者是簡單的線下活動。當人們把對線上IP的情感和認知通過TGC遷移到線下,又在多元互動的體驗中衍生出關於文化、城市和人類的藝術思考時,這種IP體驗就更爲融會貫通。楊傑覺得「相比去年,這次更加能讓人玩得進去,呈現和傳遞方式也更走心」。

從TGC回家的當晚,楊傑發了現場的小視頻和照片到朋友圈。1個小時內點贊就超過了120個。這是楊傑第一次感到,他在朋友圈一夜成爲「海南之光」。

很明顯,TGC的可能性正在被無限放大,一個新奇、潮酷、科技的快閃文化事件正在不斷出圈。

02

城市,被賦予更多想象力

成爲「海南之光」,去年楊傑已經體會過。讓他更開心的,是TGC來到海南後,家鄉的名氣更大了。

出生於2001年的年輕男孩不知道,早在TGC最初落地時,就給入駐的城市帶去過無數想象力。

先是上海,而後是成都,再到海南,TGC和騰訊旗下的遊戲、電競、動漫、電影、文學等板塊一起,讓每個城市都被重新激活。

對人文積澱相對深厚的成都和上海而言,當地的文化氛圍已經成型,TGC更像是一個充滿能量、創造力的新生者,它讓城市重新去思考自身文化和IP構造的方式,尤其是更具彈性和長期生命力的文創經濟可能。

而對祖國南端的海南而言,TGC更像是催化劑。它讓海南的人文標籤更爲鮮明,能夠成爲區域經濟最直接的加速器。

長期以來,海南自然資源優勢明顯,旅遊業隨之成爲強勢產業。不過疫情衝擊下,今年的旅遊業多少受到影響。而科技和文化標籤突出的TGC騰訊數字文創節,能讓遊客的數字化娛樂需求被滿足,也讓海南的人文內涵更加凸顯。

一個諸如TGC這樣的大型城市文化“快閃”,對城市的拉動是顯著的。去年落地海南時,活動6天整體人流超10.3萬,線上收穫超過22億曝光關注,此後,大衆對海南的關注和期待明顯在提高。

事實上,無論是在上海和成都的摸索,還是去年TGC在海南的落地,這些前期試驗,都在很大程度上磨合了TGC與不同城市的適配性。

這種適配在於,TGC能夠爲不同基因的城市,量身定製各自的「城市面孔」,打造專屬的文化標籤,用短期內集中、長期內持續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式,爲城市帶去101種可能性。

以今年二次落地海南來說,無論是海南騰訊數字文創月,還是TGC騰訊數字文創節,都是在運用騰訊擅長的數字化科技能力和IP內容打造能力,基於新文創思路,敏捷切入當地的文旅產業,使其「國際電競港」、「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步伐加快,讓其「年輕、活力、陽光」的地域標籤更爲深入人心。

而基於TGC自身的這種數字文化伸縮性和可複製性,其爲城市賦能的空間,是沒有邊界和天花板的。也就是說,一切與之相關的,都可以被納入討論範疇。

僅僅拿數字文創與線下文旅的打通這一點來說,以TGC爲起點,騎樓老街道、海南省博物館等當地特色景點也被納入了定製化的旅遊路線。海口之外,這場文化旅遊已經延伸到三亞等省內其他城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此前地方景點散點化,文化敘事單薄的問題。

從這一點來說,TGC讓源頭塑造IP、多方構建和增值IP,以及用戶體驗和消費IP之間的通路大大縮短。

在這種通路里,正如貝淡寧、艾維納在《城市的精神》中所提到的,城市中諸如美食、建築的這些事物,本身並不爲人們創造意義或價值,意義和價值來自於人類通過事物所獲得的體驗。而當人們通過文化體驗來加深對一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時,說明人本身也在積極參與和反向融入,也隨之成爲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一個更大的議題是,不僅僅是海南,如何將一座城市,一個省份打造成一個IP,如何讓新文創真正喚醒並激活一片區域,這可能是城市管理者、以及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都要探討的問題。

03

連接人、文化與符號

我們回頭去看騰訊這些年的發展,可能會更直觀地感受到這個龐大主體對「連接」這件事的天賦和專注。

從社交起家的連接人與人,到騰訊互娛、騰訊新聞、騰訊視頻等連接人與內容,再到微信和二維碼時代連接人與服務,以及如今產業互聯網階段的連接人與產業,騰訊的邊界一步步擴大,也把這些文娛產業的基建越打越實。

在騰訊新文創戰略之下,這種連接囊括了更爲廣泛的主體,也有了進一步打造文化符號的可能。

當產業端的商業主體和文化端的非盈利機構如博物館、文化館等,產生深入的連接時,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才能相互賦能,從而實現更高質效的數字文化生產和IP長期構建。

而在這種系統化、長線化的IP構建裏,脫胎於傳統內容和本土現實的中國IP,需要的不只是產業端從遊戲、音樂、展覽、電競等維度提供更多的產品和體驗——因爲文創的「數量增長」本身意義已經不大了。

重要的是,數字時代的文化生產方式已經到了一個根本性變革的時刻。這要求文創企業不僅能提供數字文化體驗,在此基礎之上,還要有對「文化價值」的底層邏輯思考。

這種文化價值,是善良與友愛,是堅強與脆弱,是某種普世情感和道德準則,也是人類精神的共通之處。而將這些價值蘊藏其中的IP,才能成爲可以承載人類情感的符號,才能最終經過市場的檢驗。

一個鮮明的對比是,儘管中國是一個廣闊的IP消費市場,但在維基百科的媒體特許經營產品暢銷榜中,前100名的知名IP並沒有中國的原生IP。

這不僅是前面我們提到的IP 內核脆弱,缺乏文化價值導致的,也是因爲業界在這幾年才逐漸形成IP長期構建意識,之前通常的做法是,在短時間內快速消耗一個IP的前期紅利。

一個典型的轉變是,在泛娛樂的驅動下,騰訊的業務底盤讓中國的遊戲、網絡文學、動漫、電競的活力和潛力都被激發出來。但系統性、有序性地長期構建IP,還需要人和文化的深度感知。

這種深度感知就依靠於連接。一個IP火了,與之相關的電影、周邊、遊戲就噴薄而出,這是跟風和掛靠,並不是所謂的連接。「讓人體驗到內容,體驗到IP其中蘊藏的文化」,運用大衆感興趣的形式讓他們在情感層面被觸動,纔是新文創時代的數字文化試圖達到的連接。

就好像楊傑在TGC海南現場看到《飛天神鹿瑤》時,會有想要落淚的感覺。他告訴吳懟懟工作室,「之前騰訊還出過一個保護敦煌,修補壁畫的小程序,點擊屏幕,隨着時間的流逝你可以看到壁畫不斷被沙化再也不能復原的樣子,我真的會覺得可惜,也許我們的下一代再也看不到這樣的人類文明」。

在這種線上和線下的體驗融合裏,好的內容加好的形式,會觸及大衆內心。而人與文化、與IP的深層連接也在於此。

如同人與城市的共生成長,在這種深層連接裏,新文創時代的數字文化,也在大衆的廣泛參與中動態發展。

在這一輪的新文創浪潮中,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泛文娛產業的升級進化,創意人才的培養和全球協作的落地性,讓數字文化中國具備了快速崛起的基礎。

而無論是騰訊,還是這些共同連接者,又或者是普通個體,當我們一起建立人類從工業文明向數字文明進化中的共同信仰時,這些承載着人類共通情感的IP,都有可能成爲跨越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符號。

它可以讓本土IP的魅力在全世界大放異彩,也能讓一座城市、一片土地的文化創造力和經濟後發力被激活。而最潤物無聲的,是讓無數個像楊傑這樣的中國年輕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新新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