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丧偶式育儿,真的只是爸爸一个人的错吗?其实答案很简单

近些年来,丧偶式育儿这个词经常能够看到。很多人把丧偶式育儿,与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合起来,并称为中国女性的四大不幸。而丧偶式育儿在四大不幸中,是排名首位的。

说起丧偶式育儿,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虽然有孩子爸爸,但是在家中就像是隐形一样,不是忙于工作,一天到晚见不到人,就是一回家变得“父爱如山”,抱着手机不撒手。丧偶式家庭中,照顾孩子照顾家的重任几乎都在妈妈身上,爸爸在不在家,一点区别都没有。

很多人都说,对于一个男人,只用几分钟就能让一个孩子跟着他的姓,成为他的孩子。而女人呢,却需要用接下来的一辈子来带孩子,甚至是带丈夫。明明是两个人的孩子,但照顾的重担却总是放在了妈妈身上。相信这种落差感,才是妈妈们对丧偶式育儿“深恶痛绝”的原因吧!

之前在网络上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对于妈妈,孩子都有说不完的话“妈妈,饭做好了没?”“妈妈,我的衣服在哪里?”“妈妈,你把我的鞋放哪里了”“妈妈,我饿了”......

而面对爸爸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爸爸,我妈妈在哪?”

虽然是个笑话,却深刻的反映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爸爸和妈妈的不同参与度。也从侧面反映了丧偶式育儿的现状。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说起丧偶式育儿来,众多的妈妈们都会一起来吐槽,什么不动如山啊,什么只想做甩手掌柜啊,边说还边咬牙切齿的,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但是话说回来,你以为丧偶式育儿真的只是爸爸一个人的错吗?

丧偶式育儿是爸爸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导致的

其实,对于那些本身接受的教育层次比较高,收入也高的家庭来说,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很关注的,他们舍得为孩子教育而投入,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因为从自己的成功经历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日后变得更优秀的概率就越高。

真正会出现丧偶式育儿的家庭,是这两种:

1、经济条件比较差,爸爸妈妈社会地位也比较低的家庭。这些家庭日常的生活压力是很大的,再加上孩子的教育,经常入不敷出。为了能够满足家庭对于金钱的需要,作为主心骨的爸爸,通常会选择干很多份工作,而且这些工作大都是靠出卖时间来换取金钱的。对于爸爸来说,平时的工作就足够耗费自己的精力了,就算是回到家里面,也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管孩子了。

2、爸爸的社会地位很高,是那种企业高管CEO,或者是在政府担任一把手之类的。这类爸爸们确实是工作太忙应酬太多,不管是事业上的还是单位上的,各种各样的应酬一个都不能缺少,唯一能够推掉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

当然,我们平时说的丧偶式育儿更多指的是后一种家庭。爸爸更多的是给孩子钱,给孩子更好的资源,给孩子更好的条件,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是隐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是丧偶式育儿一点都不过分。

这些人平时工作应酬什么的就占据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所以留给妻子和儿子的时间几乎上是没有。虽然能够给儿子最好的条件,以及足够的钱,但这些东西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类似于季胜利之类的爸爸身上,还反映出来一个问题:有的时候他们主观上也很在意孩子的教育,也想知道孩子的成绩怎么样,也想实实在在的帮助孩子进步一些的。但是长时间的没和孩子在一起,既不知道孩子的进度,以及知识积累程度,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这就造成了很多爸爸们,虽然自己有意愿想去帮助孩子,想给孩子一个爸爸应该给的教育,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这正是丧偶式育儿产生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很多爸爸确实是因为种种原因,缺席了孩子之前的成长。

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是需要循序渐进,跟着孩子一起进行的。而很多爸爸,之前就没有过相关教育孩子的经验,突然间想要插入进去的话,自然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爸爸在小的时候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导致的。

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自己的爸爸就经常缺席教育,没有起到一个“称职爸爸应有的示范”作用。这样的话,他们长大以后,自己成为了爸爸,也会因为没有模仿的对象,没有爸爸教育孩子的经验,自然也就成不了一个称职的爸爸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只是爸爸很少参与到孩子教育中的一些客观原因,实际上,只要成为了爸爸,就应该主动担负起教育孩子的任务,这是每一个爸爸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爸爸和妈妈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有母爱没有父爱的孩子,是不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孩子的。

丧偶式育儿是家庭分工调整不及时导致的

丧偶式育儿的出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庭中爸爸妈妈的分工没有及时的做出调整导致的。

孩子的小的时候,特别是1岁前和妈妈的互动,以及对妈妈的依赖是很强烈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早在妈妈们怀孕的时候,长达十个月的血肉相连经历,会让孩子对妈妈的气味甚至是心跳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出生以后更是这样。很多妈妈们都是母乳喂养,这是一个手,眼,鼻,口,身体一起协调的运动,孩子会更加熟悉妈妈的气味声音甚至是怀抱的感觉,越是熟悉妈妈带给他们的安全感就越强。爸爸就不一样了,对于孩子来说,爸爸更多的属于一个比陌生人还亲切一些的“陌生人”,想要和孩子建立起来属于父子之间的熟悉感,更需要及时及早的介入。

否则等到孩子1岁甚至是2岁以后,爸爸再加入的话,往往就是事倍功半了。毕竟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了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什么事情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没有之前深厚的父子关系作为基础,爸爸想直接介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实际上是很难的。类似的挫折出现上几次,很多爸爸就会自我退缩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丧偶式育儿了。

所以,想要避免丧偶式育儿,爸爸应该从孩子刚出生后就介入到育儿这件事情中去。

虽然他们不能母乳喂养,但是可以在孩子清醒的时候和孩子说说话,玩玩游戏啊;可以给孩子换尿不湿抱着孩子走走啊;可以帮助孩子拍嗝给孩子进行抚触啊。虽然说这些行为对于父子亲密关系的培养不会像妈妈们母乳喂养那么立竿见影,但也是比较有效果的。

记得以前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妈妈怀孕后就成熟了,有了做妈妈的觉悟。爸爸呢,如果不参与到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中,永远都不会成熟,不会有做爸爸的觉悟。”这确实是男女在家庭分工不同导致的后果,而如果爸爸们不能够及时的介入到孩子的成长中,以后再想介入的话,难度就很大了,再加上现在社会对爸爸的认识就应该出去赚钱养家,所以他们就更加的变成能回避就回避了。

另外,在爸爸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妈妈们的态度很重要。

很多妈妈对于爸爸照顾孩子这件事情,简直就是“不屑一顾”,对爸爸的很多事情都是挑三拣四,各种挑剔。很多时候爸爸们还没怎么带孩子了,就被妈妈们不由分说的夺走了孩子的教育权;或者是妈妈只出去了一会,就不断的通过电话等方式来得知孩子的情况,这种很明显的不信任感,对爸爸照顾孩子的积极性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实际上,爸爸也是从新手开始的,面对孩子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成功的经验会让他们深受鼓舞,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信心更足动力更强;而失败的经验也能够让他们吸取教训,得出正确的方式,从而让自己做的更好。

如果不能经历这个过程的话,爸爸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就会处处受挫,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自然就会能躲则躲,客观上形成了丧偶式育儿的现象了。

丧偶式育儿是妈妈长期“忽略”造成的。

丧偶式育儿的家庭往往都有这样的表现:

在很多场合中,虽然说爸爸和妈妈是同时出现的,但两个人的表现是大不一样。比如妈妈会坐的比较靠前,对于孩子的事情会不厌其烦的发问,找寻答案。这个时候的妈妈更像是一个家庭的发言人,她们的话能够代表这个家庭。

爸爸呢,虽然说也在其中,但是坐的远远的,也不开口也不发言,甚至会一个人躲在一边偷偷的玩手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而如果再需要爸爸出席的话,他们会用一些“工作忙”“没时间”“出差回不来”等理由来推辞。言外之意呢,我出钱就够了,出人这件事,让孩子妈妈做就好了。

而孩子妈妈呢,在这种场合时更多的表现出了“忽略”。

“他知道什么啊”“每天就知道玩手机,他能知道点什么”“算了,反正家里面的事情,什么都指望不上他”“孩子长了这么大,他有关心过一次吗?”

话里话外坚持忽略爸爸的存在,忽略爸爸的意见,忽略爸爸在孩子教育上的权利。时间长了,甚至爸爸自己都会认可这种忽略,并且按照被忽略的方式存在。更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对外的态度就是“爸爸不重要,爸爸不存在”的话,为什么又要声讨爸爸不参与到育儿中,不为家庭做点事情呢?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悖论啊!

所以如何让爸爸从“丧偶式育儿”的状态中走出来,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妈妈,包括整个家庭都愿意承认爸爸的存在,并且认可爸爸的付出,这就够了。

之前开心爸爸有个同学,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是做珠宝鉴定的,工作时间不固定,时不时就需要出差),一年之内在家里面呆的时间很少,自然谈不上对孩子有什么教育,是个典型的丧偶式育儿的爸爸。

以前孩子幼儿园有什么活动,都是妈妈去,但是在父亲节幼儿园活动那次,老师几乎是强制性的要求爸爸参加,为了孩子,这个同学只能是推掉了一个鉴定工作,专门去参加幼儿园的父亲节活动。出乎意料的是活动中,这个同学的表现很不错,得到了老师和其它爸爸妈妈的认可。回到家以后,妻子对他的表现也是赞不绝口,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的存在感。

这次幼儿园的活动,意外的成为了他行为的分水岭。

从那以后这个同学对于幼儿园的活动变得非常上心,需要家长参与的时候,都是积极的参与。也不说自己工作忙了,也不说自己没时间了。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还是认可,家庭以及妻子对他的认可,这才是一个爸爸摆脱丧偶式育儿的不二法宝。

上面说完了丧偶式育儿出现的原因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爸爸。

其实从开心爸爸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个社会上男女确实是有分工的,这种分工导致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起到的作用,或者说应该做的事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说,爸爸就是爸爸,不要奢望一个爸爸能够像妈妈那样,事无巨细的承担起照顾孩子照顾家庭的任务。虽然说现实生活中确实是有这样的爸爸,但是这种要求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开心爸爸觉得,一个称职的好爸爸,至少需要做到这2个方面:

好的陪伴

对于爸爸来说,客观上他们确实是承担了更多的挣钱养家的任务,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间上,是有着天然劣势的。但是爸爸可以不具体到教孩子认字,教孩子说话这些事上,但是必须关注到孩子成长轨迹,对于孩子一些不良的行为,需要及时的给予纠正。

而且这些纠正,或者是对孩子的引导,并不需要很多的时间,也不需要很多的精力。很多时候,只要爸爸在回家后的半个小时,甚至是一家人一起吃晚饭的这段时间,就能够做到。更需要的是爸爸认可自己的责任,并且愿意为孩子的成长去做出一定努力。

好的榜样

有的时候,就算是爸爸没能够很好的陪伴孩子,至少也应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这种榜样可以是在家里面的,也可以是在社会上的,也可以是待人接物的。爸爸如何对代妈妈,会让男孩子学习到,让他们明白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如何协调家庭关系,如何平衡和配偶的关系等,这些对于孩子日后经营一段好的婚姻有着很大帮助的;爸爸在家庭中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女孩子的未来,会让她们了解到一个合格的丈夫应该做的事情,不会在日后的婚姻上陷入泥沼。

好的榜样并不需要爸爸浪费多少时间,只要自己注意平时的行为习惯就好了,而且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实际上,只要能够做到这2点,就能称得上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爸爸了。

最后

其实丧偶式育儿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爸爸有关而又与爸爸不完全相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以及很多家庭的现状,还有妈妈对待爸爸的态度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只是简单的把责任放在爸爸身上,确实是有点草率。

也许只有妈妈们轻松的退后一步,爸爸们才能够勇敢的迈出自己的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