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董卓亂政之時,袁紹率領十八路諸侯去討伐董卓。在雙方鬥將之時,董卓一方的猛將華雄大殺四方,搞得十八路諸侯很沒有面子。後來冀州牧韓馥吹噓手下有一員猛將潘鳳,有着與呂布一戰的實力,結果出場之後僅僅三個回合就被華雄斬於馬下,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爲什麼會這個樣子呢?

其實上將軍潘鳳,這個稱呼在《三國演義》中就是一個笑話,可以說潘鳳的實力在三國中比路人甲強一點,屬於極小的一個龍套,在三國的衆多武將之中,從前面的排序中,基本看不到他的名字。

整個三國中,說潘鳳是上將軍的只有一個人,就是他的主公韓馥,當時的情況比較幽默:董卓因爲擁有呂布而實力大增,把持朝政,挾持皇帝。袁紹組織了十八路諸侯,想要討伐董卓,在虎牢關與呂布的手下華雄相遇,當時衆多名將出戰,大多在幾個回合之內就被華雄給斬了,甚至連孫堅也敗在了他的手下,所以當時衆諸侯都非常恐懼,韓馥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袁紹就讓他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而袁紹還在吹牛“可惜我的上將顏良文丑未曾到此,若有一人在此,又何懼他華雄!”

這裏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給關羽溫酒斬華雄提供吹牛的資本,也爲後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進行了鋪墊,其實與潘鳳和韓馥都沒有什麼關係,他們在這裏起到的就是鋪墊和陪襯作用,不知道怎麼被包裝成了“上將軍潘鳳”,而且大有要佔據《三國演義》主角的意思,可見惡搞的力量有多大。

華雄殺潘鳳僅幾個回合,後來大家都知道關羽溫酒斬華雄,其實主要原因還是關羽實在沒有名氣,估計華雄根本沒有把關羽放在眼裏,大意之下,被關羽偷襲落敗。其實包括後來的“斬顏良誅文丑”關羽靠的還是赤兔馬速度,不給顏良文丑反應的時間,當然還有後來“過五關斬六將”中的蔡陽,也是採用偷襲手段。

能夠跟華雄做對手,可能是人們把潘鳳當作上將軍的唯一機會,就像魯迅寫的小說《阿Q正傳》中描述的那樣,“趙太爺跟我說過話”,其實就是罵了他一句“滾出去”,變成了阿Q在外吹噓的資本。潘鳳同華雄有過交手記錄,勝負不重要,就像現在很多的武林風一樣,專門約戰世界第一高手,如果對方應戰,上場後倒地就可,反正有過跟高手交戰的記錄了,如果對方不應戰,那麼更加可以吹噓“多方不敢應戰”。有些不太講究。

潘鳳在三國演義中的武將中排名,前面是看不到的,但是要是從後面看,已經不太遠,充其量就是跟劉封、廖化這些人差不多,尤其是在三國初期,猛將如雲的情況下,他想要活到後面是非常難的,根本談不上上將軍的稱號,這個就是一個笑話,千萬不要當真。如果有人想打造這個事實,估計就是那些無聊之人惡搞的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