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

2018年,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部署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提出“加強學生信息素養培育”“完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充實適應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發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編程課程內容”“推動落實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並將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要求。

2019年,爲規範包括編程教育在內的在線教育發展,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建立多部門協同聯動的監管機制,組織對包括少兒編程教育在內的教育App進行備案,並逐步完善備案、推薦、選用、監督檢查等制度,構建覆蓋全生命週期的管理機制。

二、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

編程教育等信息技術內容已納入到小學、初中科學課程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有機融入到相關學科課程,高中階段還專門開設信息技術課程。

2017年新修訂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的關係,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2011年頒佈的《初中科學課程標準》將“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列爲當代重大課題之一,作爲初中科學課程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

2017年新修訂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明確必修課程包括“數據與計算”“信息系統與社會”兩個模塊,選擇性必修課程包括“數據與數據結構”“網絡基礎”“數據管理與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維設計與創意”“開源硬件項目設計”六個模塊,選修課程包括“算法初步”“移動應用設計”兩個模塊。其中,在必修課程中有機融入了人工智能基礎知識,在選擇性必修課程中設置了模塊4“人工智能初步”,要求通過模塊學習,學生應該瞭解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及概念,能描述典型人工智能算法的實現過程,通過搭建簡單的人工智能應用模塊,親歷設計與實現簡單智能系統的基本過程與方法,增強利用智能技術服務人類發展的責任感。其他普通高中相關學

科課程標準,也要求加強學科間交叉滲透,鼓勵學生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去學習、探索和解決學科問題。

2017年9月,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有“信息技術”專欄,推薦主題包括“趣味編程入門”到“程序世界中的多彩花園”“走進程序世界”等,要求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了解所學語言編程的基本思路,理解所學編程語言中程序設計的基本機構,掌握編程的方法和步驟,編寫出簡單的程序,通過學習簡單的編程語言,初步樹立計算思維的信息素養,爲中高年級程序語言的學習打好基礎等,要求初中年級學生了解程序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熟悉程序設計語言的用法,掌握常量、變量、函數等基本概念,理解程序的三種基本結構,知道人與計算機解決問題方法的異同,嘗試編寫、調試程序,激發編程的興趣,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理解計算思維的內涵,提高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增強信息意識和信息社會責任等。

三、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

目前,師範院校普遍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等專業,培養能夠實施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師。

在實施2020年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過程中,特別要求各地對接中小學編程教育需求,重點關注、提前謀劃信息技術教師編程能力提升工作,面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骨幹教師等組織開展軟件編程專項培訓,培養一批熟練掌握軟件編程基本技能的“種子”教師。

四、下一步工作主要安排考慮

1.推動編程教育納入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19年初,教育部啓動了義務教育課程修訂工作,已完成了前期調研、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初步確定在小學、初中開設信息科技課程並組織研製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根據需要將編程教育有關內容納入其中。

2.進一步培訓提升相關教師軟件編程能力。根據需要,繼續組織開展相關教師軟件編程能力提升培訓工作,推動各地開展經驗分享交流活動,進一步提升編程教育實施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