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想要阻止一位歷史人物上位,慈禧太后絕對名列榜首。

在中國諸多封建王朝臨朝大女主中,慈禧太后絕對是後人痛恨的一個。呂后武則天之輩,縱然手段狠辣,起碼在王朝治理上頗爲業績。慈禧太后把持權柄近半個世紀,既沒有力挽狂瀾的壯志和決心,也沒有看清局勢和民族未來的眼光和格局,把國家和民族淪爲自己的玩弄物和陪葬品。

如果慈禧太后統治天下的半個世紀,能夠竭盡所能挽救民族於危難中,整個國家和民族之後也許就無需遭遇如何深重的苦難?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只是,即使明知歷史沒有如果,我們還是忍不住想,爲什麼慈禧太后有機會上位?

慈禧太后上位的契機,彷彿冥冥之中自由安排。這條草蛇灰線,在道光朝就隱於不言,細入無間。一、至親兄弟

清朝道光帝在位三十年。這位皇帝雖然一直踐行清朝"勤政愛民"的家法,但非常可惜,道光帝是一個庸闇的無能君主。

這一點,在他選擇繼承人上就非常明顯。

恰巧是他的庸闇無能,埋下了咸豐帝和日後恭親王心生嫌隙的伏筆。

道光帝一生有九個兒子,十個公主。其中三個兒子死在道光帝前面。

等到晚年需要考慮立儲問題時,道光帝的選擇面很窄,只能集中於皇四子和皇六子上。

皇四子是日後的咸豐帝,生母是孝全皇后。

孝全皇后是道光帝一生最爲寵愛的后妃,其晉升速度堪比順治帝的董鄂妃。

孝全皇后死時年僅32歲。她的死因,傳聞甚多,成爲宮闈祕聞。

因此,道光帝對於孝全皇后留下的稚子,更爲眷顧。

母親死時,咸豐帝年僅9歲。照顧他的責任就落到當時位分最高的後宮嬪妃靜皇貴妃身上。

靜皇貴妃的親生兒子皇六子與皇四子只相差兩歲。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個人一起上書房,一起回阿哥所,形影不離,感情非常深厚。

但兩個人之間的鬥爭也隨着時間流逝,不期而至。

道光帝考慮立儲時, 老大、老二、老三,三個兒子都已經去世,老七、老八和老九三個兒子年齡太小,不具備競爭能力。

道光帝只有兩個選項,老四或者老六。二、理智與情感的抉擇

人的一生中,遲早都會經歷一次理智與情感的抉擇。

無論他身居何處,爲了什麼必須做出選擇。

但結果都是一樣的,只要選擇錯了,就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如果這個人是皇帝,選錯了繼承人,就是一個王朝的命運。

道光帝就是如此。

在兩個兒子中,從理智上道光帝偏向於老六,日後的恭親王。恭親王的優勢是才幹。

在情感上,道光帝卻偏向於老四。老四心思細膩柔弱,對待父母兄弟溫厚寬和,更加符合古人對孝道的要求。加上對母親孝全皇后愛屋及烏的緣故,道光帝情感上更加偏愛老六。

在道光帝遲疑中,老四的老師杜受田成功把握住道光帝的心理,讓道光帝選擇的天平最終偏向於四兒子。

杜受田成功的關鍵在於,他成功讓道光帝看到理智和情感之外的內容,那就是封建王朝大家長特別看重的"仁孝"。

"仁"泛指有德者,具有廣泛的道德意義。在王朝時代,一個君主如果具備仁孝的潛能,就會被廣大臣民視爲大幸。

道光帝晚年,帶着諸多皇子前往南苑打獵。皇六子耿直,一展才華時,獵物最多。皇四子兩手空空而回。道光帝問其原因,皇四子回答說:"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

道光帝生病,宣兩個兒子前去覲見。皇四子一見到老父親生病的面容,就抑制不住悲傷的情緒;而皇六子則面無憂慮,對答如流。

兩件具備代表性的事情算下來,讓道光帝堅信,皇四子是最好的儲君人選。

這個決策充分說明一個人的經歷和教育是塑造眼界的主因。在紫禁城依靠傳統儒家教育成長下來的道光帝,並不具備一個合格政治家該具備的戰略眼光。不懂得已經走向頹勢的清廷,需要的是一個強勢、健康、具備魄力的領導人,而不是一個只懂得儒家道德的仁弱君王。

於是,在這場皇位角逐中,皇四子勝出。他就是之後的咸豐帝。

問題是,道光帝的猶豫不決,從未停止。

在他的遺詔上,遺命"皇四子立爲皇太子,封皇六子爲恭親王。"

這種舉措亙古未聞。

以往帝王遺詔上只會表明誰來繼位,而不是親自冊封親王。

這是新君要做的事情。

三、靜皇貴妃的意難平

靜皇貴妃作爲咸豐的養母,有記載說她"貴妃舍其子而乳文宗(咸豐),故與王如親昆弟。"

這不過是官方的場面話而已。

要真能做到愛她人之子,倒也是一樁佳話。

可惜,靜皇貴妃是一介凡人。

她照顧繼子可能是出於善意和真心,但肯定還沒有到達捨棄親生兒子利益的地步。

更何況她的兒子如此出色,爲何又要一生爲臣呢?

後宮中的哪一個女人不希望自己成爲太后,兒子成爲皇帝呢?

道光帝選擇皇四子成爲繼任人選,給靜皇貴妃留下了一生的意難平。

她的兒子一生如此出色,卻敗在杜受田的巧取之計,靜皇貴妃和恭親王內心頗爲不甘。

等到咸豐繼位,木已成舟,靜皇貴妃成爲靜皇貴太妃。

咸豐沒有給皇貴太妃想要的太后名分,但是一切待遇,均按照太后的標準來,算是報答昔日的照拂之恩。

只是,心結已成,難以輕易拋下。

咸豐即位五年後,年僅四十四歲的靜皇貴太妃一病不起。咸豐帝前往探視,宮監沒有通報,導致靜皇貴太妃把咸豐帝當做恭親王,說是:"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

咸豐帝在明面上知道養母的偏心和難受。四、騎虎難下封太后

靜皇貴太妃病重唯一的願望就是成爲太后。

爲了讓母親安然離去,恭親王跪在咸豐帝面前,講起往事,希望咸豐帝加以成全。

咸豐帝陷入感情兩難。一邊是對養母的偏心和意難平有些耿耿於懷,一邊是對昔日撫養之恩,難以忘卻。

掙扎中,咸豐帝用了中國話術中最爲傳統模糊的一個答覆:"哦,哦,知道了,知道了。"

這種答覆模棱兩可,並無準確定義。

但恭親王抓住機會,認爲這是咸豐帝允諾,於是傳旨準備冊封太后事宜。

咸豐帝對此舉有口難言,又不能出爾反爾,只能同意。

八天後,靜皇貴太妃就病逝。

咸豐帝非常生氣,靜皇貴太妃去世第二天,就下令革去恭親王的職務,令他會上書房讀書。

終咸豐帝一朝,恭親王不得重用。

靜皇貴太妃的喪儀和諡法比正宮皇后低一等。在咸豐帝看來,這樣既算報恩,也不會剝奪生母的地位。五、慈禧上位

在追封養母爲太后一事上,耗盡了咸豐帝和恭親王本來就因爲儲位之爭而冷淡的兄弟情分。自此之後,咸豐帝更認爲自己對養母和弟弟再無虧欠,兄弟之間心病再也無法打開。

按照清朝"親親尊賢"的制度,在咸豐帝去世時安排顧命大臣,和咸豐帝血緣和關係最近的是恭親王,他是顧命大臣的不二人選。

但咸豐帝至死都不願意諒解恭親王,在宗室的驚訝聲中,恭親王繼續被排除在朝廷核心圈之外。

於是,兄弟兩人的嫌隙和猜忌,只便宜了慈禧一個人。

如果恭親王位列顧命八大臣,即使八大臣再怎麼內鬥,慈禧都無法找到一個可以與八大臣相抗衡的合夥人。她能不能打破清朝祖制,垂簾聽政,就很難說了。

道光帝給出色兒子老六定位的封號是"恭",要求他對兄長一生恭敬,不心生怨念,坦然接受。

萬萬想不到,恭親王一生不得不爲臣下的人,是後宮走出來的掌權婦人慈禧太后。

因果更加難料的是,垂簾聽政初期,爲了拉攏恭親王,慈禧和慈安兩位就以小皇帝同治的名義下詔書,將恭親王的生母冊封爲孝靜成皇后,系道光諡號,升祔太廟,一切待遇與道光帝生前冊封的三位皇后相同。

慈禧出自葉赫那拉氏,又剛好符合民間野史傳言:"亡愛新覺羅者,葉赫那拉氏。"

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奇妙之處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