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性地位提高後,一些“女權”主義的擁護者,提出了讓孩子隨母姓的說辭。不過,這類女性爲自己爭得了面子後,卻把“麻煩事”丟給了孩子。

小米7歲了,他是家裏的二胎娃,雖然也是個男孩,可他一點都不“喫香”。

在家裏,爺爺奶奶來了,只會抱着大哥親近,時常忽視了他的存在。外公外婆來了,會給他帶一些喫的和玩的東西,但也都圍着他大哥轉,誇小米的哥哥帥氣又可愛。

小米有點納悶了,同樣都是一個家裏的男孩兒,只差了一歲半,爺爺奶奶怎麼這麼偏心眼呢?

小米不敢問爺爺奶奶,只能在我外公外婆來時,詢問他們:“姥姥,爲什麼你們對我大哥那麼好呢?怎麼總是拿我不當一回事!我爺爺奶奶根本沒把我當成他們的親孫子,總把我當成空氣,一點都不愛我!”

姥姥啞口無言,不得已說出了實情。

原來,都怪小米媽媽“特立獨行”,非要讓小米隨她姓。媽媽說這叫“男女平等”,以後老公會更尊重她。

就這樣,小米隨了媽媽的姓氏,小米哥哥纔是爸爸的姓氏。婆家人拿“同姓氏”的大寶,當親孫子看,自然對親孫子好。至於姥姥姥爺,表面多對大孫子好一點,也只是怕婆家人多心思。

小米委屈地哭了,原來,都是因爲媽媽爭奪“姓氏權”,非讓他隨媽媽的姓,才惹得爺爺奶奶不愛他了!

小米不僅恨上了媽媽,也忌恨上了爸爸:都怪我爸沒出息,老婆說啥他都聽,害的我爺爺奶奶冷淡我,待我如陌路人。讓孩子隨媽媽姓,孩子會遇到哪些“大麻煩”?‍

1孩子容易被人嘲笑

“你媽媽離婚了,你爹不要你了,所以你纔跟你媽媽一個姓。”

在小孩子的世界裏,多數人都隨爸爸的姓。如果有誰隨了媽媽的姓,那可能就是媽媽離婚了,媽媽一個人帶娃,所以纔給娃改了姓。或者,娃的爸爸去世了,媽媽纔不得已把孩子的姓氏改掉,讓娃跟自己的姓。

這種傳統觀念束縛下,導致一些孩子不懂“女權”,所以那些跟媽媽姓的孩子,就更很容易被同伴笑話了。

2爺爺奶奶心裏“犯膈應”

老一輩的人,思想觀念較爲保守,很難接受新鮮的觀點。尤其是對於姓氏,血脈這些事,在老人家的認知中,這都是頭等大事。一旦兒媳把娃的姓氏改了,爺爺奶奶可能就會“犯膈應”,不認爲孫子是自家人。

即使老人家會說服自己,好好疼愛孫子,但行爲上也難免會反感孫子,討厭孫子的姓氏,跟孫子親近不來。

3輿論壓力大

小孩子一旦跟了媽媽的姓,可能會被人“戳脊梁骨”。外人一聽就會誤解,認爲孩子的爸爸可能是“倒插門”,在家裏沒地位,沒話語權。所以,媳婦生出的孩子纔會跟媽媽的姓。

這種輿論壓力下,小孩子的心裏也會瞧不起爸爸,覺得爸爸沒出息,說不過媽媽,纔會允許他跟媽媽的姓。

普通家庭爲什麼不建議娃隨媽姓?

有些女星有經濟實力,有家庭地位,她們有着一定的話語權,個別女星會選擇讓孩子隨母姓。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理由,那就是各自家庭環境的不同,有些也是因爲家庭的特殊因素,女星纔在孩子長大後,讓孩子隨了母姓。

比如,劉亦菲的媽媽,就是個事業型的女人,她快30歲才生下劉亦菲,後來離婚就讓劉亦菲隨了母姓。章齡之和老公的兒子,也有一個隨了媽媽的姓。

不過,這是明星家庭。咱們身爲普通家庭,筆者不太建議讓娃隨媽媽姓。因爲,這個確實沒啥大必要。不建議普通家庭,讓娃隨媽媽姓的理由:‍

①追根溯源,媽媽的姓氏,也來源於自己的父親。

女性爭奪的孩子姓氏權,如果追究根源,也只是來自於女性的父親,就是孩子的姥爺。姥爺的姓氏起源,也來自於上一輩的父親。

說到底,讓孩子隨媽媽的姓,也是隨了孩子姥爺的父姓,仍舊是“隨父姓”,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

②避免家庭矛盾。

讓娃隨媽媽的姓,這種權力爭奪的過程中,肯定會損害到爸爸的尊嚴。甚至,還可能讓婆婆公公都覺得難堪。與其這麼麻煩,不如讓娃按照傳統習俗,隨了爸爸的姓氏。

當然,如果夫妻倆已經離婚了,確定無法再繼續共同生活。那麼,讓娃隨媽媽的姓,合情又合理。

我家有兩個寶寶,我懷二胎的時候也向老公說過:“二胎是個女孩的話,能不能跟我姓”,結果我老公死也不肯!幸虧當初他拒絕了我,不然我的孩子不是同一個姓,也會感覺怪怪的。

對於讓娃隨媽媽姓氏這件事,您覺得穩妥嗎?您怎麼看這件事,歡迎發表您的觀點。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