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真的只是爲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嗎?事實並非那麼簡單

相信大家都聽過鄭和下西洋的事蹟,毫不誇張的說,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十五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話說公元一四零五年至一四三三年,鄭和受明成祖朱棣及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後七次率領舟師,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途中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不過,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據《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也就是說,明史的纂修者,把到海外跟蹤詢查惠帝,看作是鄭和出使的主要目的,而沿途炫耀武威,則是附帶的行爲,這裏所說的惠帝,即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朱允炆。

想當初,燕王朱棣公開反叛,以“清君側”爲理由起兵北平,號稱“靖難”,靖難之役後,建文帝下落不明,有傳說他已逃亡海外,若果真如此,那豈不是大大的禍根?因此,朱棣便派遣鄭和出洋追查,以絕後患。

然而,建文帝是否逃亡海外,卻是懸案一樁,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記載,當朱棣的燕兵攻入南京金川門時,建文帝縱火焚宮,已死於宮火之中,而在清初開館修《明史》時,史館諸臣對建文自 焚的問題卻是看法不一。

史稿之首有《史例議》一冊,論定建文帝必以焚死的內容竟佔此冊的一半,若確實如此言,那麼,尋找建文的說法就成了空中樓閣,於是史學家們便試圖從其他方面,解釋鄭和下西洋的原因。

有人認爲,鄭和一再遠航,是出於建立廣泛的國際友好關係,瓦解朱允炆殘餘勢力的政治需要,有人則認爲,鄭和下西洋,主要是爲了實現擴大對外貿易、藉此增加財源的經濟目的。

還有人認爲,鄭和下西洋,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經濟意圖,當初朱棣以燕王身份憑武力強佔了侄兒允炆的帝位,自知“奪嫡”聲名不佳,遣使出洋炫武異域,使萬國來朝,並安撫或鎮 壓那些逃居沿海島嶼和海外的不願與他合作的臣民,自然不失爲提高國際威望和鞏固統 治的積極措施。

另一方面,還可打開一條通往西洋諸國的海上航道,擴大明朝官方的對外貿易市場,用中國精湛的瓷器、絞羅綢緞等手工業品,去換取外國的香料補藥、奇珍異寶,以滿足王公貴 族的奢侈享用,這從鄭和統率的船隊被稱爲“寶船”或“西洋取寶船”,即可得到證明。

最後一種觀點則認爲,鄭和七下西洋,其使命隨着時間推移是有所不同的,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是爲了和東南亞,南亞沿海諸國建立一種國際和平局勢,附帶解決“疑惠帝亡海外”的問題。

而後四次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向南亞以西,繼續向未知世界前進,通過開闢新的航路,讓從來不通中國的海外遠國“賓服中國”,以上這些觀點並沒有得到論證,因此,在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之前,鄭和七下西洋的真實目的只能成爲一個未解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