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陵都有哪些防盗手段?层出不穷的花样令盗贼也是头疼不已

众所周知,古代达官贵人们流行厚葬,尤其是帝王陵就更加不得了,不仅陪葬品丰厚,规模更是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当然,为了防止盗墓贼,帝王陵也会做出很多防盗手段,比如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就是以今天的科技手段都无法打开其大门,可见其保护措施之强。

虽然像秦始皇陵这样的帝王陵并不多见,但为了防止陵墓被盗,帝王们自然也会设计出各种反盗墓贼的机关暗器,保证这些盗墓贼有去无回,层出不穷的花样令盗贼们也是头疼不已。

古代人常使用的毒物是水银,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寝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置水银在陵墓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秦始皇陵了。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

此外,古墓中的尸毒、毒气也让盗墓们贼心惊肉跳,至于说这些尸毒、毒气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还是后天形成的?至今在考古界还有着不小的争议,据说古人在临终前几日,知自己寿限到了,往往会服食丹砂一类的东西,以保证死后尸体久放不腐。

服食丹砂还有一个原因,包括帝王在内的古人迷 信增寿一类的不老药,丹砂、不老药这些药中,都含有水银一类的有毒物质,累积在体内、骨骼间,时间久了肯定要散发出来,客观上也就形成了“尸毒”。

而在所有的反盗墓手段中,最为神秘的是“伏弩”,弩即是箭,伏弩,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处,也就是盗墓者必经之地,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集机械装置,机弩,即装机械的弓,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类的高等陵寝才会使用,秦始皇的陵墓就有“伏弩”。

在《中国史稿》中有这样的描述:“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秦始皇命令工匠装置了许多机弩,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曹操的高陵内传说也设有机关,但此说不见于正史。

除了伏弩和机弩以外,在墓穴中置放的杀人兵器中,还有一种“悬剑”,但是,这两样东西的反盗誊原理都差不多,在被盗的名人陵墓之中,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就有“悬剑”。

据当地传言,附近李家坡盗墓者李某将袁墓打开后,盗走了墓内的陪葬物金箍金剑和二十余件金具,更有一剑悬于墓顶,有二人因以利刃击砍剑之强,落水而死,后将尸体捞出,尸身均被利尖穿烂,从此,虽人皆知墓中有宝物,然无敢往取者。

还有一种防盗手段叫做疑冢,其有一个考古名词,叫“虚冢”,虚冢,是秘葬方式的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起来,传说中最著名的虚冢,当数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

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后人盗掘,不过,尽管古代帝王陵防盗手段严密,但依然有大量墓葬被盗,导致很多珍贵的文物从此下落不明,实在是令人遗憾不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