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差不多是今天的從陝西到山東一帶,華北平原的肥沃土壤,以及黃河干支流的灌溉,使中華民族成爲一個地道的農耕民族,得以不斷地繁衍和壯大。這塊哺育我們的土地,後來被稱爲“中原”。

如今的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是中原的數十倍。這麼廣大的國土,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原人通過征戰和耕種,歷經數千年才納入中國的版圖,不知有多少中原男兒爲此血灑四方沙場、終年汗透衣背。

華南是最早歸屬中國的邊疆,秦始皇修靈渠,使秦軍得以深入嶺南。漢武帝廢南越、夜郎等國,使整個華南地區成爲中華國土,基本奠定了現代中國的南部邊疆。

雲貴高原在中原衰落時,曾先後形成南詔、大理等獨立政權。直到元朝在雲南建省,這才消除割據的隱患,明清開始改土歸流,逐步廢除土司制度,徹底將此地融入中原。

相對於孱弱的華南,其他幾個方向的開拓都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東北、蒙古草原、西域、西藏等地區,大部分時間都由胡族統治,直到近幾百年才真正歸屬中國。元朝雖然疆域十分遼闊,但其國祚過於短暫,很多地方重又丟失。

明朝是個內斂型的王朝,很少有大規模對外擴張的行爲。雖然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卻很快便放棄了對海洋的控制,一心一意經營傳統的中原農耕區。好在長江以南地區已經發展起來,經濟水平超越了北方,明朝未能有效控制的地區,基本上都不太適合農耕。

將這些邊疆納入版圖的過程中,清朝的貢獻更大一些。儘管清末遭到列強的蠶食,仍然保留下來960萬平方公里,顯然比明朝大得多。中國的海上領土更是近代思維的產物,清朝及時宣示了中國對南海的主權,纔有了今天中國海疆的基礎。

東北地區在漢朝時,只有最南端的遼東屬於中原政權。直到唐朝,才因爲高句麗滅亡而成爲中國疆土。唐之後,東北又淪爲胡人的天下。元明兩代都擁有東北的主權,清朝更是從這裏崛起,整個東北都屬於清朝的版圖。

直到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清朝纔有了邊境線的概念,以外興安嶺爲界劃分中俄兩國的領土。不過,俄國趁清末衰落,用武力把邊境線一直推到黑龍江,使中國喪失了大約15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而保留下來的東北也有這麼大的面積。

蒙古草原是清朝通過和親與武力征服兩重手段納入版圖的,在此之前,只有唐朝和元朝屬於過中國,元朝本身就是蒙古人建立的,明朝興起後,蒙古人仍然佔據着這片草原,明朝無力征服。

民國時期,在蘇俄的策動下,外蒙古獨立,只剩下內蒙古。不過內蒙古是蒙古草原最富饒的部分,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也起源於內蒙古。正是擁有了內蒙古的118萬平方公里國土,長城才成爲一道景觀,而不是邊界線。因此,清朝對蒙古的經營,還是於國有大功的。

西域同樣是清朝收復,並改名爲新疆的。只有最強大的漢唐兩朝,纔有能力經營西域,其他朝代連名義上的擁有都做不到,最多隻能控制住河西走廊。

同樣由於沙俄的侵略,清朝失去了外西北50多萬平方公里,現在中亞五國的很多地方都曾屬於新疆。但新疆仍然是中國最大的省區,面積達166萬平方公里,佔到現在中國的六分之一。

青藏高原的情況最爲特殊,直到元朝纔開始歸屬中原王朝。但由於氣候條件實在惡劣,中原王朝在青藏高原,尤其是西藏,僅有象徵性的駐軍和政權機構。

清朝在18世紀後期出兵收復後藏地區,已經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最大的維護西藏主權行動了。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入藏,實行土地改革、廢除農奴制度,才使122萬平方公里的西藏真正融入中國。

元朝開闢的中國邊疆,大部分是由清朝收復的,其功績無可否認。在清朝中期之前,這些邊疆地區仍然實行傳統的羈縻政策,以當地民族自行管理爲主,朝廷並沒有設立完善的政權機構。這種過時的制度,給了外敵入侵的便利。

隨着西方列強的侵入,迫使清朝不得不完善邊疆管理制度。這期間,清朝既有喪失外東北、外西北的屈辱,又有收復新疆、標定300多萬平方公里邊疆的功勞。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將國土淪喪歸結於清朝的無能,其背後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雖然清朝在丟掉百萬土地後才完善邊疆制度,但我們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