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納蘭談史

宏觀來看,武漢爲漢地18省的中心位置,按理來說地理位置四通八達,無論是戰爭年代一統天下,還是和平年代調運物資,都有非常明顯的地理位置優勢。

微觀來看,武漢地處長江中游,長江和漢江在此交匯,江河兼具水網縱橫,既是灌溉農田得天獨厚的自然給予,同時也有水流險阻可作爲軍事天塹,如此勝地完全具備了成爲都城的基本條件。

但很奇怪,縱觀歷史上的帝國國都選址,被長安、洛陽、北京、南京這四個城市幾乎包攬了九成以上,剩下的也在開封、杭州等城之間搖擺,在歷史上竟然沒有一個大一統王朝於九省通衢的大武漢定都,這是爲什麼呢?

①儘管武漢的城市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朝,但是正式建制是在西漢時期,真正大發展起來是在隋唐時期,宋朝之後纔有了區域中心的政治地位,直到明清才成爲全國重點城市。

相比於長安、洛陽等古都,武漢城的發展起點明顯晚了許多,這裏面既有自然因素,也有政治原因。

武漢所處的江漢平原一直是水沼密佈,著名的雲夢澤就在此處,極大限制了武漢城更大的向外擴展。不過後來隨着氣候條件的變遷和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強,到了唐宋時期,隨着江漢內陸三角洲的進一步擴展,雲夢澤也已大多被填淤成陸,慢慢淡出了歷史視野。因此,在唐宋之前武漢確實是被自然給耽擱了的城市。

同時,湖北地區的中心治所基本鎖定在了行政級別更高、歷史文化底蘊更深厚、交通更爲便捷的荊襄之地,直到元朝建立後,荊襄等戰略要地遭受到了戰爭極大的破壞,武漢才取代了荊襄,成爲了湖廣地區新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

②粗看武漢城,在全國雖然有四通八達的交通,但也受制於四通八達的暢通,細看武漢城,武昌、漢陽、漢口三鎮被長江分割成三塊,無論是在整合資源上,還是軍事防守上都較爲不利。

武漢的四通八達地利是建立在王朝具備壓倒性的優勢的前提下,否則將會成爲不利條件。一旦王朝過於羸弱,斷無出擊的主動權,只能死守孤城,而敵軍則可以不破武漢而取之,只需要在四面八方攻城掠地圍而不打,在武漢城斷絕糧絕之時,即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武漢地貌屬以丘陵和平原爲主,除了長江水道幾乎周邊無險可守,而且一座城市被長江分割成爲了三塊,這不僅令長江之險失去了軍事防禦的價值,還令整座城市無法更好地去整合資源,一旦大戰來臨,反而要分兵防禦,不僅防禦成本加大,還將會極大地弱化軍隊戰力。

因此,若以武漢爲都,一旦失敗,代價是難承其重的,幾乎是沒有了再戰的可能。

③古代長江水患嚴重,對武漢城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但凡長江有水患,則首當其衝的必然是武漢三鎮被洪濤淹沒,原因在於季風氣候的武漢雨量較大,上游的荊江水道較窄且曲折,下游水域同樣如此,所以一旦中上游的堤壩失守,武漢所處的江漢平原就會成爲一片窪地。

自漢初到清末,2000多年的歲月裏武漢共發生過200餘次長江大洪水,城市常常遭受到洪水的洗禮,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在古代生產力科技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對於治理水患常常束手無策,在天災的威脅下,武漢的確不是建都合適的首選。

儘管武漢有許多不適合定都的劣勢,難道歷史上就沒有人考慮過定都武漢嗎?

有,還真有,近代的孫中山先生就曾視之爲理想的五大國都之一。

一來是因爲武漢當時已經是全國綜合性的交通樞紐,鐵路和水運路線四通八達,對全國的輻射力控制力不言而喻,二來是可以藉助武昌起義革命聖地的的餘威來彰顯政權的正統性,但很可惜,這個想法雖然被汪精衛所繼承,但不久就寧漢合流,首都定爲了南京。

不可否認武漢九省通衢的絕佳地理位置,但是作爲都城僅僅是地理位置優越是不夠的,而是要經過綜合方面的考量,比如可控的經濟腹地是否廣闊,山河天險是否可以有效拒敵,還有原有的城市政治配套硬件是否完善等等,從這些維度來講,長安、洛陽、北京都較武漢有更明顯的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