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洪泉

“我會記住你的”“不要讓我針對你,我針對你會讓你終生難忘”……近日,有網友爆料,雲南昆明一導遊在大巴車上講解行程時自稱脾氣不好,並發表了上述頗爲囂張霸道的言論疑似威脅遊客。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擾亂旅遊市場秩序的行爲一查到底,決不姑息(12月23日《中國青年報》)

2019年底,我有幸在“彩雲之南”進行了10日遊,親身體驗了彩雲之南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並沒有看到新聞中說的脾氣不好的導遊。景區搞旅遊無疑是爲了口飯喫,遊客去觀光不外乎是看看祖國的大美河山,哪一個達不到預期,都不是完美,對雲南導遊應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時至歲末,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旅遊業,依然沒有走出行業的寒冬。不少旅遊從業者表示:今年做旅遊的,能活着就已經是勝利了!數據顯示超70%從業者本職收入不足2000元。試想,導遊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也需要各種支出,買房買車生病和孩子上學,支出加在一起弄不巧就要超過2000元。哪一天沒有收入,整個家庭運轉就會不靈光,那一雙雙眼睛在期待,在給着壓力。

這幾天,互聯網上又在推廣雲南遊兩人不到2000元的價格,事實上,如果從北方出發,這個價格連飛機票都不夠,又哪裏談旅遊收入呢?少拿了旅遊費用,作爲一個正常的遊客,你就要有購物的心裏預期,即便不大買,多少也要買點,作爲對導遊,對當地旅遊業的支持。國家和地方,應該考慮如何對待善待導遊,如何把地方穩健發展和導遊收入有機結合起來。

地方大搞旅遊業,初衷和目的也是想提升當地人的幸福指數,導遊也是當地人或靠旅遊業喫飯的人之一。當一個人靠導遊這個工作謀生時,全家都在等着這一碗粥,但卻沒有一點收入,試想他會有什麼樣子的想法和做法。說句心裏話,我不主張處理或嚴懲這個導遊,我們不允許別人犯錯誤,但一定允許人家改錯誤。

遊客買不買地方產品,一方面產品要有特色、有價值;另外一方面,導遊的推介也很關鍵,話說不到遊客心裏,產生不共鳴,最終還是捨不得掏腰包。推介需要技巧,產品更需要對路,對方實在不需要,你說再多的惡言也沒有用。有一句話送給各位導遊,送給雲南旅遊,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