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評論

和前線醫護人員相比,我們能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事,但那份真情,以及溫暖和感動,卻是十分真切的。

2020年之初,或許沒人能想到,“新冠”這個名字將困擾我們如此漫長的時間。面對這場疫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親歷者與見證者。雖然我身在成都,但在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我和身邊的朋友,都十分掛念武漢的情況,這些與抗疫有關的故事,也成爲我今年最難忘的記憶。

小郭是我9年前在武漢一家雜誌社實習時認識的同事,也是我在這座城市認識的第一位朋友。後來實習結束,我回到浙江,畢業後又輾轉回到四川工作,雖然我們在此期間沒再見面,卻仍在網上朋友圈動態中關心着彼此。

時間倒退到2020年1月20日,這是我第一次對新冠病毒產生警覺,當天中午我就去食堂買了兩個口罩。隨後幾天,大家一直在忐忑中準備着過年。武漢封城後,我立刻聯繫了遠在武漢的小郭,她說準備留下,和大多數武漢人一樣一同堅守。

那個除夕夜並不平靜,我已經無心觀看春晚節目,我第一次意識到,在可怕的病毒面前,人類是那麼無助與渺小。雖然遠在成都,但我很想爲武漢的朋友做點什麼。我想到,武漢此刻最缺的應該就是物資。我趕緊在微信上聯繫此刻堅守在武漢的小郭。在瞭解到目前武漢的真實情況後,我立刻在網上下單購買口罩準備給她們寄去。

我深知,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而衆人拾柴火焰高。除夕當晚10點,我立刻在朋友圈發起倡議:“我們或許說了很多加油的話,但實際行動更重要!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我們的祝福和加油付諸行動!哪怕是一張寫有鼓勵與祝福話語的卡片!”

在倡議後,我也留下了小郭給的地址。我迅速得到了朋友的支持。我們都清楚,除了物資的補給,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精神鼓舞和心靈安慰。網絡雖然讓我們溝通更便捷,但是特殊時期中,手寫卡片,卻更能讓身處險境之人感受到來自遠方同胞的關心與安慰。

這個倡議很快就得到全國各地朋友們的支持,有捐錢讓幫忙買口罩的,有拜託寫明信片祝福的。這些祝福的卡片來自四川、浙江、北京、海南等全國各地,他們之中有教師、有學生、有醫生,還有創業者。

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些暖心的話:“親愛的朋友:夜空中除了星辰還有煙花,除了煙花還有你的眼,除了你的眼還有我們的愛,朋友,加油!——來自四川宜賓的朋友”“親愛的朋友:在遠方,有無數牽掛着你們的朋友,你們一定要挺住,照顧好自己,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下去!武漢加油!——來自北京的朋友”。

在多方渠道的努力下,在2月14日,我終於成功地把購買的幾百個口罩和16張手寫的明信片一起寄到武漢,並請小郭轉交給身邊的武漢人。

小郭後來告訴我:“當時很多身邊的朋友,每天只能宅在家裏。不少人內心很慌亂和空虛,很希望能有人關心自己。那些收到卡片的朋友,得到了很大的寬慰和鼓舞,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而是有這麼多朋友陪着自己,關心自己,關心武漢。”

在武漢抗疫期間,小郭和同伴都戴着我們寄去的口罩,在疫區進行志願服務工作。後來,他們給收到明信片的人錄了視頻轉發給我,我把視頻又轉發給每一個參與制作明信片的人。其實,和前線醫護人員相比,我們能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事,但那份真情,以及溫暖和感動,卻是十分真切的,或許在所有參與者的記憶裏,都是難忘而溫情的回憶。

這段特別的經歷,是我和好友小郭共同擁有的美好回憶。我已經約她,等疫情完全消失後,她可以來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看一看,敘敘舊情。她也約我再去武漢,去逛逛曾經走過的街巷,再看看這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市。畢竟在這座城市,9年前,兩個女生的友誼故事從這裏開始,9年後,它又見證了一個特殊時期裏相親相愛的故事。

撰文/任皓

微信編輯/任冠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