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ME科技故事

現代都市生活越來越擁擠,資源越來越緊缺,也就催生了各類 “緊湊型”的商品。

比如小戶型商品房,香港的超緊湊戶型33平方米的面積能分出兩房一廳。

日本特有的“K-car”,在超小的體積內滿足4人乘坐的需求,比普通家用車更經濟更方便。

在寵物飼養方面,越來越多的城市出臺法規條例限制飼養大型犬,可是有些人是偏好屬於大型犬的品種,那麼有沒有“緊湊型”的寵物狗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在短視頻平臺上有一些所謂“緊湊型”或“兩廂”狗,它們體型奇特,與同品種的狗相比,身體就像縮水了一樣,可四肢長度又是正常的。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那些全景照片裏被拍縮水了的動物,但這些視頻又是真實的,並沒有經過合成加工,有人說這是卡西莫多(巴黎聖母院裏的鐘樓怪人)犬,有人說這是新培育的品種。

骨骼如此清奇的狗當然不是人工培育出來的,這其實哺乳動物的一種罕見遺傳病,名爲短脊椎綜合徵,Short Spine Syndrome,一般簡稱SSS。

由於這種病過於罕見,目前似乎還沒有正式的醫學命名,在一些地方還會被稱爲“狒狒狗綜合徵”,源自患病狗子像狒狒那樣的坐姿。

短脊椎綜合徵實際上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疾病,根據現有的資料,最早的記錄是一幅17世紀由瑞典畫家大衛·克洛克·埃倫斯特拉爾的畫作中。

大衛對畫作中兩隻畸形的狗描述爲“狼狗怪”和“狐狗怪”(Monster of Wolf/foxand dog),當時人們對這種狗的評價也多半爲負面的,有人認爲它們是邪惡的怪物,有人認爲它們是幻想出來的。

直到1950-1960年代,有獸醫注意到日本的短脊椎綜合徵狗病例,才重新將300年前畫裏所描繪的畸形狗聯繫起來。

患有短脊椎綜合徵的狗脊椎變短,有時還會出現異常的彎曲摺疊,尾巴作爲脊椎的延伸通常也發育不良,表現爲沒有尾巴或短而螺旋尾巴。

同樣都是身體的某些部分異常短小,短脊椎綜合徵和我們比較熟悉的侏儒症正好相反,侏儒症也被稱作軟骨發育不良,會導致四肢短小,但軀幹的長度保持正常,外形上可以參考柯基犬和臘腸犬這樣的矮化品種。

而短脊椎綜合徵則相反,脊椎變短的同時四肢仍保持正常的長短,兩者形成視覺上的對比,顯得四肢更加修長,看起來有一種“蜘蛛”的既視感。

一般而言,短脊椎綜合徵對狗的影響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誇張,排除掉一些流產或早夭的案例,存活下來的患病狗主要問題是運動障礙。

因爲脊椎骨被壓縮,甚至融合在一起,脊椎的靈活度比較差,另一方面患病的狗通常“沒有脖子”,這也就意味着它們無法正常地低頭嗅探或進食,尤其是在四肢細長的情況下,同時轉頭也會非常困難,這導致它們只能整體轉動身體來觀察四周。

基於短脊椎綜合徵的以上症狀,似乎也只有寵物狗的身份才能讓它們繼續生存,畢竟有人照顧和餵食。

在網絡上引起大家關注短脊椎綜合徵這種疾病的是一隻名叫卡西莫多(Quasimodo)純種德國牧羊犬,它被一家動物收容所救治,並在社交媒體上更新這只不幸小狗的動態。

卡西莫多接受了獸醫專家的手術治療,修復了它尾巴的畸形,不過由於卡西莫多的背部缺少部分脊椎骨,醫生也沒辦法通過手術修復,但幸好畸形的脊椎不會給它帶來疼痛。

以卡西莫多的案例爲典型,很多收養了患有短脊椎綜合徵寵物狗的主人也都積極分享他們的經歷。2014年,人們可以在網上找到8只患有短脊椎綜合徵的狗,到2016年上升到十幾只,截至2020年,已經有30多隻。

這些患病的狗大多得到了良好的照顧,當然也會存在一些健康問題,除了典型的運動能力差,有的患病狗會長期遭受慢性發熱的折磨,個別案例還會因爲脊柱畸形導致內臟受到擠壓。

一般來說,患有短脊椎綜合徵的狗容易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問題,如果不幸無法治療則會被送去安樂死。不過只要活過成年,它們的預期壽命和正常狗差別不大。來自美國馬里蘭州的沃森(Watson)就活到了14歲。

實際上,短脊椎綜合徵並不只出現在寵物狗上,根據有限的資料顯示,犬科野生動物甚至牛和馬都有類似的案例。

在俄羅斯有獵人打死過患有短脊椎綜合徵的成年狼和成年狐狸,看起來像是被拍扁了一樣。還有人拍下了一段短視頻,視頻中的成年浣熊看起來也患有短脊椎綜合徵,但似乎並未影響到它的行動,只是更添猥瑣氣質。

另外,短脊椎綜合徵也會出現在一些家畜中,比如荷斯坦牛,也就是最常見的黑白花奶牛品種,牛的短脊椎綜合徵最早於2006年在丹麥被報道。

患病的牛表現爲胚胎早產、發育遲緩、四肢細長、頸椎和胸椎嚴重縮短、內臟異常等,對奶牛養殖者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牛的短脊椎綜合徵相對研究更多一些。

簡單來說,這種遺傳缺陷是由牛21號染色體上一段鹼基缺失導致的,對歐洲發現的7個患病死胎進行的系譜分析,發現它們都有共同祖先,這個遺傳缺陷可以追溯到美國一頭非常優秀的公牛,而這個基因缺陷已經滲入了各國的牛羣中。

目前關於犬類短脊椎綜合徵的研究還比較少,但其遺傳機制很可能與牛短脊椎綜合徵類似,也可以追溯到某個共同祖先。

如果猜測成立的話,結合今天多個品種都有發病和早至17世紀的記錄來看,缺陷基因可能在那些品種誕生前就已經存在,我們當然也希望對狗的短脊椎綜合徵進行更全面的研究,畢竟沒人希望它們遭受痛苦。

但最讓人擔心的是,因爲互聯網的發達,這些基因缺陷的狗可以憑藉奇怪的體態獲得大量的關注,甚至爆紅。比如來自美國佛羅里達的混血狗昆西摩多(另一隻Quasimodo,和前文並非同一只)就靠畸形獲得了2015年世界最醜犬的頭銜。

一方面這的確能引起大衆對這種疾病的關注,而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某些人的別有用心,人爲繁育帶有缺陷的狗來爲自己牟利。

更壞的結果是這種短脊椎缺陷變成一個穩定可遺傳的品種,就像牛頭梗的頭骨畸形那樣,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少一點看到這些不幸的狗出現在聒噪的短視頻平臺,也不要帶着純獵奇的心態去助長某些並非真正關心動物的博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