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姍

嶄新開啓的2021年,中國企業將迎來關鍵變革。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型,伴隨着新發展格局的確立,中國企業的未來增長之路在何方?需要重點警惕哪些風險?

增強風險意識,特別要關注新型合規風險

“在新發展格局下,企業要立足國內與根植中國市場,同時也要有全球化視野並抓住國際化發展的機遇。從當前形勢來看,中國企業在新的一年裏面,機遇大於挑戰。”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副所長丁繼華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丁繼華認爲,從挑戰來看,一是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包括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大國博弈帶來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調整。二是國際、國內監管與執法力度趨嚴要求企業發展更加註重合規性。三是中國製度型開放與高標準國際規則對接給企業帶來不適應性。四是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重組與深刻調整給企業供應鏈帶來不穩定性。五是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與高水平的競爭者進入帶來激烈的競爭性。

丁繼華建議,“在面對挑戰、抓住機遇的同時,還要增強風險意識,特別要關注新型的合規風險。”丁建華強調。合規風險是企業業務活動因行爲不合規帶來的風險。對企業來說,合規風險還比較新,相對不熟悉,主要包括勞動用工、產品質量與安全、環境保護、財稅、貿易、反洗錢、信息披露、反商業賄賂、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信息安全與個人數據保護、國家安全等重點領域及因未能遵守良好的商業倫理與道德造成不當行爲的合規風險。無論是新經濟企業還是處在新舊動能轉化的傳統企業,都需要強化合規經營意識,在合法合規中提升競爭力,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機會。

搶位佈局,積極融入到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

賽迪顧問企業戰略發展研究中心總經理蘇翔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主要面臨形勢和重要工作方向。“首先,投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投資方面由傳統的‘鐵公基’轉變爲‘新基建’,這對於國有大中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都是政策紅利,應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搶位佈局,積極融入到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

其次,創新是參與外循環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讓很多國外先進企業進入我國,帶動了一批企業的騰飛。隨着我國在國際經濟市場的地位快速提升,我國企業要參與全球經濟外循環中,必須要有技術優勢和話語權。要創新就要有合作,要創新就要夠開放,我國企業應該遵守全球規則,更加包容和開放。

再次,經濟精細化發展要求企業轉型升級。精細化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進一步要求企業要提升智能化、科技化水平。

最後,資本市場承載經濟雙循環核心樞紐功能。從深化供給側改革出發,國有企業垂直兼併,提升競爭力的趨勢愈演愈烈。市場主體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擴大業務範圍,增強核心技術,增強金融科技與自身業務的融合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