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心保命,有人一心搞錢

愛情常常被人放在一邊

因爲那是衆所周知的生活奢侈品

是製造幸福感和壞情緒的伊甸園

這讓我們更急切地想知道

今年大家如何處理親密關係這個重大人生課題

所以我們在12月初發起了

主題爲「愛情死了沒」的親密關係大調查

在回收到的5190份有效答卷中

我們找到了當代年輕人在親密關係中

大概率不會告訴另一半的祕密

Part 1

年輕人理想的親密關係是怎麼樣的?

年輕人的愛情答卷中

處處透露出對自由和距離感的嚮往

古人談親密關係最愛談相思、聊羈絆: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而當代人似乎更喜歡的是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式的愛情

對於親密關係中最舒適的聯繫頻率和見面頻率

各年齡段選擇最多的都是

「想聯繫就聯繫」,「想見面就見面」

其中,00後最無所謂聯繫頻率

他們中有近一半人認爲

親密關係中「想聯繫就聯繫」是最舒適的

當我們把愛情中的距離感上升到異地戀時

超過一半受訪者可以接受短時間異地

其中,00後對異地戀的排斥度最低

完全不接受異地戀的僅有5%

1/3的人選擇了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受,沒體會過」

凡事都可以嘗試看看

這大概是00後的獨特戀愛心得

相對而言,90後和85後中

「完全不接受異地戀」的比例最高

我們猜測

他們中的不少眷侶

已經被加班活生生拆成了週末夫妻

估摸着也擔心,再加上地理距離

怕是就此成爲義結金蘭的好兄弟

不過,在親密關係中嚮往自由的00後和95後

真的像看起來那麼瀟灑嗎?

在另一個調研問題中

我們發現

年紀越小,越喜歡看另一半的手機

00後中傾向於看對方手機的比例最高

其次是95後

在不同年齡段中

會看或想看另一半手機的人數比例都超過一半

實踐層面

00後偶爾或經常會看另一半手機的比例超6成

95後達到57%,90後則爲51%

又要距離感

又怕人家想着別人

口口聲聲要自由的年輕人

其實又最害怕丟了安全感

那麼

看起來有些自相矛盾的當代年輕人

理想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樣子?

我們還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你認爲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是什麼」

被選擇最多的依次是

忠誠、陪伴、信任、理解和責任

選擇人數比例

大幅超過共同進步、共同語言、自由等

各種社交平臺上的表達似乎都指向

現代人對於親密關係的定義越來越超前

但大家做出的選擇表明

我們對親密關係的期待還是那顆傳統的內核

當然

分年齡段來看

大家的「理想愛情」仍然有些微差別

最嚮往自由的00後和95後更看重忠誠

越年輕認爲信任和責任最重要的比例越低

在未進入TOP5熱門的關鍵詞中

00後更強調共同進步和新鮮

95後更強調平等

90後更強調共同語言

跟心中的關鍵詞對照一下

嗯,DT君覺得自己是00後!

不過

雖然現代人最看重忠誠

但覺得自己完全不會出軌的人數比例不到50%

認爲自己在肉體或精神上會出軌的人接近4成

還有超過20%的人對自己不敢妄下結論

年紀越大,越坦誠自己會出軌

80後受訪者中

將近20%認爲自己精神和肉體都會出軌

當出軌的是另一半

則有60%的人表示絕不接受

Part2

現實中的親密關係是怎麼樣的?

回到現實,我們問了一個直擊人心的問題

你對另一半滿意嗎?有多滿意?

我們發現

雖然整體來說

多數人對另一半的滿意度都在「一般般」以上

但是

年紀越大對現在另一半的滿意度就越低

30歲後,大家對另一半的滿意度出現大幅下降

在9分代表非常滿意的評價體系裏

30歲以下年輕人

給另一半打出的平均分超過7分

有接近1/4的年輕人給另一半滿分好評

邁過30歲大關後

大家對另一半的評分坍縮至6.5分左右

如果以婚姻狀態作爲區分——

已婚人士的滿意度打分

比戀愛中的情侶會更低一些

但不管是已婚還是戀愛

大部分人仍然認可

親密關係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質量

當各位用數值來評估

親密關係給生活質量帶來的變化時

所有年齡段都打出了6分以上的平均分

代表有部分提升

不過,

這些幸福感提升也許建立在更高的支出成本上

5000多位受訪者中

接近7成認爲親密關係讓生活成本變高了

尤其對於00後、85後來說

生活成本比幸福度提升得更明顯

而其他年齡段,比如90後和80後

基本上「談到就是賺到」

當關系變得更親密

關於錢的話題就會有更多變體

比如——「誰來承擔更多的支出?」

從調研結果來看

在更多親密關係中

男性在經濟上的貢獻相對明顯

「男性承擔更多花銷」的比例

比「女性承擔更多花銷」的比例高出43個百分點

在95後、90後和80後的受訪者中

「男性承擔更多花銷」的親密關係佔比最高

相比更年長的人羣

00後、95後的親密關係

在經濟層面似乎更加平等

他們是各年齡段中最傾向於AA制的一羣人

在情投意合、互相滿意且明確了消費分擔之後

親密關係也許還會再進一步——住在一起

面對「什麼時候才能住在一起」這個問題

各年齡段的首選答案都是「不一定,看情況」

不過不同年齡之間的差異仍然存在

26歲以上的各位

大多傾向於在交往半年到1年後同居

00後們卻偏好1-2年後再同居

而且佔比達到40%

95後人羣中

也有13%的人選擇了「1-2年後再同居」

相較別的年齡段

年輕的95後、00後在同居這件事上

比前輩們更加謹慎

這種謹慎還體現在他們對婚姻的態度上

我們發現

越年輕越不急於結婚

他們需要更多時間來做決定

有17%的00後和14%的95後

認爲一段感情需要維持3-5年

纔可以說服自己走進婚姻

還有18%的00後覺得自己並不想結婚

「親密關係真的需要套上一層法律外殼嗎」

越年輕,就有越多人產生這樣的疑問

Part3

一個疑問:我們的親密關係降級了嗎?

不願進入婚姻,不願意被責任捆綁

現代年輕人似乎更加謹慎和自我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想知道

所謂「親密關係降級」是一個普遍現象嗎

大家還願意爲愛情付出嗎?

還在意一段關係中的儀式感嗎?

從全年齡段來看

大家最願意爲另一半做出的犧牲

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上的瑣事

最願意爲愛情付出TOP3選項依次是

1. 吵架時自己先讓步道歉

2. 爲對方改掉ta不喜歡的生活習慣

3. 爲對方多做家務

反之,大家最不願意付出的3項分別是

1.爲對方與家人斷絕關係

2.對方出軌我也不離不棄

3.爲對方與自己的好友圈疏離

當代人並非不願意付出

只是閾值比較低

愛情無法挑戰親情和友情

再愛,也不能突破「忠誠」的底線

隨着年齡的增長

願意爲另一半付出的程度開始上升

但30歲可能是個分界點

在這之後

大家對親密關係的付出慾望有所下滑

在所有受訪者中

有6%的朋友認爲「我不願意做任何犧牲」

從小被說「太自我」的 90後

反而是最願意爲愛情付出的

只有5%的90後「不願意做任何犧牲」

而80後受訪者中

這個比例達到12%,遠超其他年齡段

或許是成熟使人冷靜

抑或是經歷了時間的磨礪讓人清醒

在親密關係中

80後看重責任,但也看重自我

說到「戀愛降級」

我們也想知道

有哪些專屬於親密關係的活動

正在變得無所謂

有70%的受訪者認爲

在親密關係中確實可以省略一些不必要的活動

其中最可省略的三大活動是

辦婚禮、求婚儀式、節日/紀念日互送禮物

成本高昂、牽扯精力巨大

效果卻僅限於收回份子錢成本的婚禮

確實困擾着很大一部分人

但我們也發現

年輕人的戀愛降級可能只是口嫌體直

越是年輕,越是重視儀式感

在95後和00後受訪者中

最多人選擇了「所有活動都不可省略」

雖然所有年齡段人羣都挺嫌棄婚禮和求婚儀式

但我們從偏好度來看

還是發現了不同年齡段之間的細微差異

比如00後比其他年齡段

更希望在親密關係中省略性生活

95後更希望省略住在一起

對於年輕人來說

親密關係的重點似乎還是在於一起玩耍

而非深入接觸、一起生活

當我們問到「你希望和另一半分牀睡嗎?」

將近80%的受訪者可以接受分牀睡

更是有13%的受訪者認爲希望長期分房睡

尤其是00後,對長期分牀睡的接受度最高

其次是80後

在個人意識越來越重要的時代

上下鋪的作用或許不僅限於大學宿舍

當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能分房間睡,可能是更好的

我們還和大家探討了對新式親密關係的看法

比如有固定伴侶但可以約會多人的開放式關係

可以擁有多段親密關係的多邊關係

等等

從調查結果來看

在我們提供的新型親密關係中

開放式親密關係的被接受度相對最高

選擇人數達到了近20%

從不同年齡段來看

00後相對更能接受和紙片人談戀愛

80後接受開放式親密關係的人數接近30%

當然,絕大多數年輕人態度還是相對保守

67%的受訪者表示

「不能接受以上任何一種親密關係」

其中,90後最堅決

他們這一代人

似乎對傳統親密關係是抱有最美好想象的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本次報告關於當代年輕人愛情觀的調查結果。

在統計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數據都指向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同屬於「年輕人」羣體的00後、95後和90後,在親密關係中的態度和實際行動存在着明顯的差異。

00後最渴望自由和平等,但他們同時很缺乏安全感,對傳統親密關係也相對沒什麼信心。

而90後在親密關係中的「傳統」出乎我們的意料:最需要和另一半保持高頻聯繫、不那麼容易接受異地戀、最願意爲愛情犧牲以及最難接受新型親密關係……

95後則介於00後和90後之間。他們一邊尚未打消對傳統親密關係的疑問,一邊又出於對愛和被愛的渴望探索着如何處理親密關係中的問題。

羅蘭米勒在《親密關係》一書中指出,親密關係中的張力,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之間的來回拉鋸,它們分別是:個體的自主性vs與他人的聯繫 、坦率分享vs 保留隱私 、維持關係穩定vs喜好新異和興奮 、與伴侶相處vs與他人相處的時間。

可以看到,00後、95後這樣更年輕的朋友,更希望維持個體的自主性、更希望保留隱私和新鮮感。未來是一片未知的汪洋,除了和伴侶相處,他們更需要探索自我和這個廣闊的世界。

而90後開始更多地感受新鮮和自由之後的疲憊。一個人走夜路的時候好累,一個人在辦公室996的時候好累,一個人喫飯的時候好像喫的根本不是飯而是飼料啊!因此,他們更傾向於偶爾放下那個因爲倔強而過於辛苦的「自我」,希望在傳統的親密關係中尋找抵抗現實生活的方法。

但是我們也看到,30歲之後,人們對親密關係的信心和積極心態又迅速滑向童話故事的背面。

其實,不管是生活還是愛情,抵抗風險和探索自我,本質上並不矛盾。對於親密關係帶來的生活張力,過度倚重或是刻意忽視,大概率會引起反效果。

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獲得理想的親密關係?羅蘭米勒給出的祕訣是:

1、欣賞你的伴侶

2、表達你的感激

3、重複上述兩步

啊,你說你沒有另一半?

那編輯部就強烈推薦你期待一下本報告的續集——我們將從男生女生的不同視角出發,來看看不同性別下的愛情觀到底有什麼不同。

最後,祝各位2021又是有愛的一年。

作 者 | 何書瑤、羅仙貝、阿 米

編 輯 | 唐也欽

設 計 | 宋丹琳、鄭舒雅、戚 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