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碼金融委的2020:平均10天開一次會,聚焦資本市場改革

如果要洞察中國經濟金融的變化,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融委)召開的會議將是重要的觀察窗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截至2021年1月11日,新一屆金融委至少召開過45次會議,包括43次全體會議、2次專題會議。而在過去的2020年,根據公開信息,金融委至少召開過31次會議,平均每10天就開一次會,週末加班開會也是家常便飯。

會議頻次的激增一方面可能意味着金融委運行機制更加成熟、穩定,另一方面說明金融委需要協調處理更多涉及金融改革、金融風險化解方面的工作。在2020年召開的30餘次會議中,僅有7次公佈了會議通稿。

透過這些會議通稿,市場可管窺金融委的關注重點及未來的政策走向。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7次會議中,共有6次會議涉及到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改革成爲金融委的重要關注點。此外,金融委會議還分析市場關注的焦點事件並提出改革方向,2020年聚焦的事件包括瑞幸咖啡造假、中行原油寶事件、金融科技監管、永煤債券違約等。

平均每10天開次會

2017年7月中旬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設立金融委,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風險防範職責。當年11月8日,金融委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明確,金融委的性質是作爲國務院統籌協調金融穩定和改革發展重大問題的議事協調機構。

2018年政府換屆後,新一屆金融委第一次會議於2018年7月2日召開。會議決定,金融委將定期召開全體會議,不定期召開有針對性的專題會議,統籌研究協調金融領域相關事項。

據記者梳理,2020年僅召開過一次專題會議。當年10月31日,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統貫徹落實工作。另外一次公開內容的專題會議是在2018年10月20日召開,會議研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議題。

全體會議方面,截至目前至少已召開至第四十三次。2020年11月21日,金融委第四十三次會議召開,研究規範債券市場發展、維護債券市場穩定工作。而2020年1月7日,召開第十四次會議。這意味着金融委2020年至少召開過30次全體會議。

考慮到部分會議內容未公開,僅統計公開信息,2020年金融委至少召開過31次會議——相當於每10天就召開一次會議。對比來看,2018年、2019年兩年間召開的會議次數合計13次左右,2020年金融委召開會議的頻次明顯增加。

分析來看,金融委會議次數激增背後不僅折射出2020年金融領域的跌宕起伏,也說明金融工作在經濟轉型發展中的特殊定位,金融委需要協調處理更多涉及金融改革、金融風險化解方面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週末加班成爲金融委的常態。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2020年金融委在週末召開會議的次數爲三次,約佔公佈會議通稿次數的一半。比如去年11月中旬永城煤電控股集團(下稱永煤)違約後,對債券市場造成巨大沖擊,金融委於11月21日(週六)開會定調後,市場情緒逐步恢復。

資本市場改革是重點

2020年召開的30多次會議中,僅有7次會議公佈了會議通稿。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會議議題涉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加快中小銀行改革發展、資本市場改革、規範債券市場發展等問題。其中,7次會議中,共有6次會議涉及到資本市場。

如去年4月7日召開的第二十五次會議指出,要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爲,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

“資本市場是重要的融資渠道,也是資金流通的樞紐,要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重點是與註冊制相匹配的法律制度等建設。”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

此後幾次會議均提到資本市場的改革問題,包括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打擊資本市場造假行爲、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爲“零容忍”等內容。顯然,資本市場改革成爲金融委的重要關注點。

其原因在於,資本市場改革微觀上能夠支持創新型企業融資,宏觀上能夠增加直接融資佔比、降低槓桿率。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便解釋過:“如果資本市場不進一步發展起來、股權融資沒有一個顯著提升,宏觀槓桿率是穩不住的;微觀方面,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必須依靠股權投資和資本市場。”

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前11月新增社融中企業債券佔比13.3%,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佔比2.4%,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直接融資(債券融資加股票融資)佔比合計15.7個百分點,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得益於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推出,2020年股票融資佔比增速高於債券融資。分析來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比較明確的政策導向,而資本市場與直接融資體系則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也在於從發行端全面推行註冊制、從退出端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

證監會去年11月22日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表示,2021年要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着力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市場預計,2021年或將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

“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核心舉措。”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期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一文中指出,“要堅持尊重註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徵,及時總結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經驗,穩步在全市場推行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的註冊制。”

回應重大金融風險事件

按照部署,2020年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收官之年。經過此前2-3年的攻堅後,金融風險化解取得積極進展,尤其是影子銀行化解和高風險金融機構處置,P2P網貸機構則由高峯時期約5000家到2020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在此背景下,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巨大,但金融風險可控且收斂。金融委去年4月15日召開的第二十六次會議的判斷是,國際上金融市場震盪回穩,經濟走勢受疫情衝擊十分明顯。外部風險大於內部風險,宏觀風險大於微觀風險。

不過,一些偶發性的風險事件也引起金融委關注。第二十六次會議還回應了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一事。會議稱,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上市企業無視法律和規則,涉及財務造假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惡劣行爲。會議提出,監管部門要依法加強投資者保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確保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信息披露,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對造假、欺詐等行爲從重處理。

2020年11月21日召開的第四十三次會議則回應了永煤違約的問題。會議指出,近期違約個案有所增加,是週期性、體制性、行爲性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

上海某大型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師表示,週期性表示債券違約是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的正常現象,體制性指現有政府與企業關係下,由政企不分、政府承擔企業的職能、企業承擔政府的職能,出現的非市場化經營風險。行爲性就是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

第四十三次會議還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處理好促發展與防風險的關係,推動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要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爲,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爲,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因爲週期性產生的風險,要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因爲體制性產生的風險,要通過法制化的方式解決;對於行爲性產生的風險,要嚴肅查處。”前述首席固收分析師表示,“總的思路看,既會容忍一定的違約、打破剛兌,又不希望出現系統性的風險。”

從市場的反饋看,金融委做出回應後,市場情緒明顯恢復。以永煤違約案例爲例,永煤違約次周(11月16日-11月22日)信用債淨融資規模爲-1089億,11月23日-11月29日淨融資規模爲-400億, 11月30日-12月6日恢復至58億。金融委會議後信用債取消發行規模有所下降,淨融資穩步增長,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行人和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邊際減弱。

(作者:楊志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