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反叛,大唐帝國也就從此由強轉弱。

在現今的人看來安祿山的反叛可以說是毫無道理,安祿山不過是一個藩人而已,被玄宗一手提到了河東節度使已經算是受盡皇恩,最後爲何選擇了這樣一條路呢?

我們要說安祿山必須要從唐玄宗說起,因爲安祿山本來是唐玄宗的一個棋子。

唐玄宗尤其擅長政鬥,本身也是以宮鬥上臺。在唐玄宗的眼中,政治當中最爲重要的便是平衡,而作爲皇帝就是要平衡好各方勢力,各個階層都安定了,那國家自然長治久安。

但是,在當時的唐玄宗看來卻有一方勢力太過強大了,那就是太子李亨一派。

西北諸多節度使大多都屬太子一派,太子勢力過大很快就引起了唐玄宗的忌憚,

雖然太子也是他的兒子,但是在帝王家庭中,親情算得了什麼?昔日裏唐玄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稱帝的事,唐玄宗可絲毫不會忘記。

爲了平衡朝中勢力,唐玄宗便豬呢比找一個人來制衡太子,而安祿山就是這個被選中之人。

當初安祿山進京面聖對玄宗是三叩九拜,但是唯獨不拜太子李亨,旁人也奇了你爲何只拜皇帝不拜太子,安祿山便言太子是何官我爲何要拜?玄宗聽聞此話開心無比,正愁沒人可以制衡太子,這安祿山不就是最好的人選嗎?

其實這也是安祿山的投機之舉,安祿山此時已經是軍政大員,根本不可能不知道太子是什麼。

安祿山之所以敢這麼做,其實也是他看出了唐玄宗的心思,唐玄宗想讓安祿山制衡太子,而安祿山則想巴結唐玄宗上位,兩人也是算是“情投意合”。

唐玄宗也確實對安祿山寵信無比,將河北軍權交給他。

但是安祿山深知自己得實力太過薄弱,還需要僞裝,於是他假意討好玄宗認楊貴妃爲乾孃,最後從玄宗手中接過了三鎮的節度使的大權,同時還獲得了人事權屬軍之中的官職可以隨意任免。

這兩個大權給了安祿山造反的底氣,當時軍隊的糧餉都是由節度使自己籌集,士兵的糧餉由安祿山,士兵的晉升也由安祿山安排,久而久之這些士兵只認安祿山不認皇帝。

在籌備過後安祿山就悍然發動了叛亂。

當時安祿山手中士兵皆爲百戰精兵,兵鋒所向披靡很快就攻下了洛陽,直指首都長安。不過好在長安還有潼關這樣的雄關可守,當時的領軍大將也皆認爲只需要死守就能讓叛軍不戰而敗,但是此時的玄宗卻認爲這些將領只守不攻是在私通叛賊意圖謀反,於是下令將這些將領處決,逼迫軍隊出城,結果最後使得潼關失守。

唐玄宗在位整整四十多年,唐朝在他手上達到了巔峯,實在是一代明君。而到了唐玄宗執政後期,安祿山的叛亂其實更多是玄宗迷信權術最後釀成的災禍。

而玄宗也不得不撤出長安轉到蜀地躲避兵亂,長安淪陷已成定局,東西兩座重城都將落於叛軍之手,大唐基業可以說是危在旦夕,而鑄成大錯的玄宗也幡然醒悟,終於做出了一件看似愚蠢實則非常明智的決定:

退守長安之際,重臣們紛紛建議將國庫裏面的奇珍異寶全部給燒掉,不要將這些財物留給叛軍,否則叛軍將利用這些財富轉化爲軍事力量。

而玄宗卻下令手下將士,不燒燬國庫珍寶,而是盡數將這些寶物全部留給叛軍。

羣臣皆不解,玄宗解釋道:

“叛軍皆乃是勇悍跋扈之人,攻破長安之後若是尋不得錢財必然會劫掠百姓,倒不如將這些財寶給他們,免受我的子民遭受兵災。”

在這危難存亡之際,年邁的玄宗重新展現出了十足的帝王氣度,強敵在前仍舊從容不迫。

事實證明,唐玄宗這一做法確實是對的。

安祿山等人本是邊境將士,哪裏見過長安這等繁榮都市,一入長安果然就進國庫裏面大搶特搶,搶得寶物之後這些叛軍開始沉迷酒色,沒有將士再願意去追擊玄宗。

而玄宗也得以從容的撤退。

撤往蜀國之時玄宗經過便橋,大軍通過之後楊國忠就下令燒掉此橋。玄宗聽聞緊急下令阻止了他們,並言道:“如今百姓紛紛躲避叛軍,而此橋是他們的必經之地,我如何能夠燒了他們的逃生之路呢?”

這些事情一出,全國百姓紛紛感懷玄宗的仁義,而敵視那行叛亂之事的安祿山,很多民衆甚至自願將自己家中的餘糧獻給玄宗,玄宗大爲感動將自己隨身攜帶的財物分給子民,玄宗仁義之名也便更盛。

一邊是逃命之時還想着百姓的仁君,一邊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安祿山,天下輿論一邊倒的傾向了玄宗一方,各地自發義軍來救駕。

此時的玄宗也已年近70了,也沒多大的精力的去平復叛亂,玄宗在此時也表現出了帝王應有的風度。他深知自己佔據這帝王之位,實在是難以克復叛亂。

於是玄宗很乾脆的放下了手中的權力將皇位給了太子,在此事之中也可見玄宗其胸懷之寬廣,在重重事情之下大唐的局勢也開始不斷變好。

太子李亨繼位之後迅速組織全國之力剿滅叛軍,在李亨的支持下郭子儀出任兵部尚書,次年郭子儀和李光弼一同出擊成功收復了河北,奪下了叛軍的根基。

很快起義軍繼續進攻收復了洛陽,而此時的叛軍也已經到了最後的瘋狂,整個叛軍全部迷失在玄宗留給他們的金銀財寶之中。

而安祿山也因爲不加以節制導致眼疾加重,導致了失明,開始疑神疑鬼周圍之人稍有錯誤便嚴刑伺候,身邊之人都惶恐不安,安祿山之子安慶緒也深感害怕,夥同他人將安祿山給殺害,自此之後叛軍內部的平衡徹底被打破,很快就敗在了官軍手中。

安史之亂的爆發,玄宗是難辭其咎的,但是在爆發此禍事之後,玄宗也很快醒悟,承擔起了一位皇帝應有的擔當,以王道大義行事獲得了天下人的支持,最後成功逆轉,此中智慧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怎麼樣,古人的智慧是不是非常令人歎服呢?爲什麼很多人喜歡讀《資治通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學習古人的智慧,尤其是古代帝王們的權謀,令人深深嚮往,哪怕學習十之一二,絕對能在工作中成爲一個王者。

相對於那些教你如何提高情商、如何賺錢的書籍,我國的史書更值得各位去讀,因爲史書記載的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而不是隻有空口白話的心靈雞湯!

因此,若想提升智慧,提高權謀,筆者建議各位要讀一讀《資治通鑑》,多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而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在這本書史書中,重點介紹了劉邦、張良、蕭何等君臣之間的權術之道,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筆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資治通鑑》原本就是一本帝王教科書,教得全是權謀。只要學好了《資治通鑑》裏的權謀,無論是爲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遊刃有餘。

由此可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確實是一本相當厲害的書,越讀越有韻味,越讀你的腦子就越清醒。

但是對於普通大衆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喫力的。因此,筆者向大家推薦一套白話版本的《資治通鑑》。

這套書是由全國百名大學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並且經過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商務印書館等權威機構進行校勘。

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製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鑑。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這套書的封面製作也非常考究,送領導,送朋友都非常有面兒。

做爲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這套書現在在做活動,一套6大本,原價1580元,現在百度讀者只要168元,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穫。因此筆者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相信讀完這本書,你將比別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就快沒庫存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