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下半年,解放戰爭接近尾聲,但國軍殘部中仍有中央軍胡宗南集團、宋希濂集團,及桂系白崇禧、西北二馬等較強的軍事力量,馬虎不得。一衆殘敵裏面,西北的青海及寧夏馬家軍情況相對特殊,與我軍歷史淵源較深,以抗戰前殘忍屠殺紅軍西路軍爲典型。

我軍與馬家軍確有血仇,西路軍2萬餘人,僅400多到達新疆,作戰過程中損失七千餘人。關鍵是在被俘的一萬餘人中,僅四千多官兵經過反覆斡旋營救成功,而成爲戰俘後遭敵人殺戮和侮辱(女兵)者超過六千人。就殘忍和野蠻程度而言,當時中國沒有任何一家地方軍閥能與馬回軍相比。

由此流傳着一種關於馬家軍的說法,尤其近期的網絡上頻頻出現:49年國內戰場攻守形勢完全逆轉,我軍兵強馬壯,揮師30萬解放西北五省時,軍委明確要求第一野戰軍嚴懲馬家軍,不得接受對方起義。這樣的說法類似於“血債血償”,聽起來似乎有一定根據,但從歷史常識來看,“不讓起義”明顯與我軍的解放戰爭政策相悖,究竟屬實嗎?

經過多方查閱資料,以上說法基本上是一種人云亦云的情緒渲染,已經走了樣,並無紮實的歷史根據。馬家軍,尤其青海馬步芳一支確實與我軍存在重大矛盾,尤其是馬軍方面,其原始的軍隊特性加上怕我軍復仇的心理,使得49年蘭州戰役前的敵對情緒越發濃重,馬步芳父子集結近10萬重兵(含2萬精銳騎兵),妄圖藉助蘭州城防及黃河天險與我軍決一死戰。

然而馬軍選擇決戰,並非一野不允許他們起義,而是馬步芳、馬繼援等人對戰局的錯誤判斷使然,更重要的是西北軍閥長期的遊牧和家族地盤觀念,死人可以但不能丟地,馬家軍很難主動起義繳槍。軍委從來沒有向西北前線的第一野戰軍發佈過“全殲馬家軍,不得接受起義”的命令。事實上,軍委結合西北地區中央軍胡宗南部及回軍二馬盤踞的特點,提出的戰略思想是“優先殲滅馬回軍”,但這只是作戰優先級的問題,從來沒有一份正式文件或者電報要求一野不讓馬家軍起義或者投降。

一野解放蘭州後,命令保護好少數民族建築、寺廟,優待馬家軍俘虜如東北、華東戰場一樣;更重要的一點,青寧二馬的官兵以少數民族爲主,西北地區民族構成也遠比中原地區複雜,事關社會穩定,我軍對於這一地區採取的是最寬容的政策,起義官兵都能給予相應保障,根本就不存在“拒絕馬軍起義”的情況。

事實上,寧夏馬家軍中的馬鴻賓一支,就是經過與我方多次接觸後,積極響應起義的,馬鴻賓本人在建國後還成爲甘肅副省長。寧馬最後起義人員多達上萬人(國軍第81軍),所謂禁止馬軍起義的謠言,直接不攻自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