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複雜、最混亂的一個特殊時期了,用內憂外患、一團亂麻來形容是最恰當的;外患很簡單,就是倭寇海患及東北新崛起女真人強勢侵犯;而內憂就是朝堂之上的朋黨之爭及地方上的階級矛盾加劇。原本明王朝還能苦苦支撐,但奈何“小冰川”的到來,接連不斷的反常自然災害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但是明末時期真正的大患是什麼呢?固然倭寇海患讓明王朝疲憊不堪,固然東北邊患讓明王朝損失慘重,但這些都只是外疾,始終沒有對明王朝形成真正致命的威脅。是農民起義軍嗎?農民起義軍的確強大,對明王朝造成的破壞和損失遠超邊患,而且最終滅亡明王朝的也是農民起義軍;但其實明王朝是有能力,也有機會徹底消滅起義軍的。

明王朝之所以沒能徹底消滅起義軍,其實並不是說明朝皇帝有多仁慈,而是因爲朝中大勢,已經不是皇帝所能控制得了;在崇禎皇帝統治時期,朝堂官場的真正統治者其實是“東林黨”。東林黨出現於萬曆皇帝時期,公認的創始人是吏部郎顧憲成,但當時的東林黨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組織,但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之後,東林黨逐漸成爲朝堂之上最強大的一股勢力。

而且東林黨極爲霸道,以儒學爲正宗,凡是與東林黨相對抗的,衆人便把他們爲邪黨;而且東林黨人還沒事就喜歡諷刺朝政,批評皇帝,如果被皇帝打了,還會引以爲榮,如果被殺那就更高興了,因爲東林黨其他人會把他塑造成一位爲國爲民而犧牲的英雄,而皇帝可就慘了,會被這幫文人寫成千古罕有的“昏君”。皇帝雖然權勢大,但也無法控制這些人的筆桿子。

所以明朝後期的那些皇帝們頗爲頭疼,打不得罵不得更殺不得,有事沒事就被那幫大臣像訓孫子一樣,完了還要表揚對方,那感覺,比喫綠頭大蒼蠅還難受。起初,這東林黨人聚集在一起的目的和願景還是很好的,他們要求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但到了後面,這一切似乎漸漸變了味,哪個東林黨人不是身價億萬?

天啓皇帝朱由校深知這一點,所以他選擇自己乳母客氏的“對食”魏忠賢作爲傀儡,自己不方便做的事,就讓魏忠賢去做,自己在幕後操作一切,也懶得上朝,省得看到那些讓人厭煩的嘴臉。魏忠賢掌權期間,基本就做了三件事,第一是鎮壓東林黨;第二是攬財;第三是扶持邊疆將士,尤其是毛文龍這一類起關鍵作用的將士,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所以天啓皇帝朱由校時期,雖然朝堂局勢看似混亂不堪,簡直有亡國之狀;但現實卻遠非如此,魏忠賢的“閹黨”和“東林黨”逐漸形成了平衡之局;地方上,“閹黨”的殘酷手段震懾了那些有反心的人,所以一時也是平靜無事;而在邊疆,雖然看似戰事不斷,但由於兵精糧足,也是沒什麼損失,處於僵持狀態。

但在天啓皇帝朱由校去世後,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崇禎皇帝朱由檢受東林黨人蠱惑,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除掉魏忠賢及其黨羽;在魏忠賢及其黨羽被連根拔除後,東林黨徹底掌握大權,就算崇禎皇帝換了數十位首輔也沒什麼用,換來換去還是東林黨人,感覺就像輪流“鍍金”一樣。但天下局勢並沒有像崇禎皇帝一開始所期望的那樣,逐漸好轉,反而越來越差。

尤其是內部農民起義,東林黨人奉行儒家學說,講究教化,所以只要是有人投降,就好喫好喝的招待,想要以“恩德”感化對方,這樣做的結局就是李自成他們一旦混不下去了就投降,有的喫有的喝還有的拿,等差不多了又揭竿而起,如此反覆,就算明朝將士們再能打,也經不住這麼折騰啊,所以將士們也對朝廷的這種方式感到疲憊,打仗也懶得認真打了,反正對方一投降就是同僚了。

總之在之後,明朝亡了,亡得很徹底,在李自成兵圍北京城時,崇禎皇帝放下尊嚴,去求那些大臣們捐點錢,結果一個個都在哭窮;後來李自成攻入北京城,讓這些大臣用錢財買命,結果掙了數千萬兩白銀,這就是大明王朝的“忠臣”,可惜,這一切在崇禎皇帝在自盡前才明白,因爲跟在他身邊的唯有太監王承恩;在這一刻,崇禎皇帝明白哥哥天啓皇帝用魏忠賢的用意了,可惜太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