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喬治

“這到底哪部《暗戀橘生淮南》,纔是之前那兩部的系列啊?”

1月20日,在一片“什麼時候才上線啊”的呼聲之中,胡一天與胡冰卿主演的《暗戀橘生淮南》終於正式上線播出。

喜提熱搜的同時,也再度引發了“誰纔是最合適的洛枳?”的熱烈討論,加上早就退圈的晁然(《最好的我們》中洛枳的扮演者)、許夢圓(電影《最好的我們》)、朱顏曼滋(網劇版《暗戀橘生淮南》)和胡冰卿,共計四個版本的洛枳,紛紛被對比討論。

來,你們覺得呢?誰更符合你們心中的“洛枳”?

言歸正傳,娛sir更多想探討的是:從IP開發角度,加上此前播出的網劇版和當下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版以及不久前傳出開機的電影版,一個故事拍了三個版本,《暗戀橘生淮南》當真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嗎?

暗戀的故事,並不好拍

《暗戀橘生淮南》這部作品,改編自八月長安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名爲洛枳的女孩,如枳般酸澀的多年暗戀,最終苦盡甘來的故事。

在昨晚胡一天和胡冰卿這一版本之前,2019年的網劇版本,由朱顏曼滋與趙順然主演,那一部《橘生淮南》,在還原度上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因爲終究是青春劇,觀衆對主演,尤其男主角的選角頗有微詞,口碑一般,因而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這個故事並不好改。

一方面,在文本上,這部原著作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和心理描寫。僅從這個角度,在心理情感的描繪上,影視化很難比肩文字,如何直觀的影視化這部分內容是難點,總不能全程依靠旁白吧?

原著作者八月長安參與編劇的《橘生淮南》,也因爲忽略了心理活動在戲劇情節上的直觀轉化,而被吐槽過於放大狗血情節。

這一點,《暗戀橘生淮南》當然也知道。

可以看到,劇集採用了大量的幻想部分,來作爲女主內心獨白的視覺補充。

但遺憾的是,僅前8集而言,這部分補充出現的頻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女主暗戀有自卑但也有學霸傲氣、理智的人設閃光點。

一個動不動切換幻想模式的女主,很難說服觀衆,這個角色是多麼理智的。

如同豆瓣網友對這個角色的評價:“這個人物的張力來源於暗戀的自卑與自身的優秀之間的撕扯”,而一旦這種撕扯力度因爲人設被削弱,這個暗戀故事,就只是個渴望戀愛的小女孩卑微的愛情故事了。

另一方面,《暗戀橘生淮南》的暗戀晦澀基調與當下青春題材的甜愛並不相符。原著文章是從暗戀角度切入,這就註定了這部作品無法明媚而熱烈,走的是孤獨、壓抑的路線。透着一種悲劇性的無力和徒勞感。

套上矯情的文字就是:暗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而爲了迎合當下的甜劇氛圍與趨勢,劇版《暗戀橘生淮南》選擇了在某些細節上進行調整和改動。

以女主的暗戀情愫爲例,這一版本,改掉了原本女主角洛枳因爲小時候家庭的差距,曾目睹母親卑躬屈膝在機關大院討說法而刺痛自尊,把出身良好的盛淮南當做目標暗暗比較追趕,在這個追趕過程中慢慢放下了比較轉化爲暗戀的情感設定。

並且把這部分內容改爲了因爲小時候婚禮上救過男主盛淮南,喜歡上對方,並暗戀了十五年,而男主也始終惦記着那個曾護着他的小女孩。

整個故事走向透着一股“我懷疑你是她,我一直在論證你是她”的俗套氣息。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久別重逢,的確是近些年青春劇的最愛橋段之一。但這樣老套的設定,不僅削弱了女主角暗戀的無力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暗戀文本爲中心到更深層次關於人物成長、階級差異等等暗線的延展。

這一點可以參考同一個原著作者的作品《你好,舊時光》,在影視化上改編上的人物處理與暗線描繪。同樣有大量的心理活動文本和暗線表達,但依靠成功的羣像刻畫和細節設定,完成了鋪設。

振華三部曲,

當年國產青春劇的轉“甜”風向標

而《暗戀橘生淮南》之所以能被催“什麼時候上線”,勢必逃不開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的鋪墊。

這個IP的前兩部分別是2016年劉昊然、譚松韻主演的《最好的我們》以及2017年李蘭迪、張新成主演的《你好,舊時光》。因小說主角們均就讀於“振華中學”,而得名振華三部曲。而正在播出的《暗戀橘生淮南》是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三部曲之中的前兩部作品,均由愛奇藝出品,出自小糖人文化之手,《最好的我們》豆瓣評分8.9,超過25萬豆瓣用戶參與評價;《你好,舊時光》豆瓣評分8.7,近18萬豆瓣用戶參與打分,可謂是口碑與收視兼得。

同時這兩部作品,還一舉捧出了後來活躍於熒幕的四位好評年輕演員,可謂是青春劇屆以小博大的最佳範本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爲後來愛奇藝的青春劇招牌做足了鋪墊。

而從整個國產青春劇題材與類型演變時間線來看,2016年《最好的我們》的火爆,也將整個青春影視劇市場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悲傷逆流成河》等等“無墮胎不青春”的殘酷刀尖撒糖推向了甜劇的轉變。

在2016年以前,殘酷青春自2013年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爆紅而起,橫行青春影視劇屆3年,一度陷入過於不真實的魔幻境地,而飽受吐槽。

《最好的我們》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裏出現的。

一改憂傷青春的節奏,以高中爲時間背景,走搞笑明媚路線,講述的是學霸餘淮與特殊時間點2004年(2003年非典參與高考的考生),因題目難度降低、降分錄取而進入重點高中的普通女孩耿耿之間的青春故事。

爲了體現“普通”與“平凡”的設定,原著與劇集版都採用了大量貼近生活的細節來烘托這種共鳴。接地氣和親切感,也是這部作品飽受好評的關鍵元素之一。

此後,“想當年”氛圍濃厚的,大家看着熒幕裏年輕演員朝氣的臉龐,陷入對學生時代以及美好青春的懷念與感嘆,青春題材領域走出墮胎泥潭正式轉入甜劇階段。

2017年,小糖人乘勢推出同系列不同人物故事的《你好,舊時光》,再度打響“將青春還給普通人”的共鳴市場。

後來的《那年,我們青春正好》、《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忽而今夏》等等,基本都走的是明媚路線。

再後來,粉絲經濟與IP效應席捲而來,整個“磕糖”大環境促使了青春題材向全糖極甜的演變。

甜度幾乎成爲了所有此類題材影視作品的必備宣傳點,花樣吻戲、青梅竹馬俯拾皆是,管他工業糖精還是流水線造糖,總之甜就對了。

即便有《風犬少年的天空》這樣願意挑戰“全糖”邏輯的樣本,也很難撼動當下流行敘事模式。原本《暗戀橘生淮南》從暗戀出發,有望挑戰“全糖”的路子,目前的情況,也只能說一句可惜了。

市場不斷重塑青春題材的敘事傾向,但青春議題的表達範式,不應該只停留在膚淺地工業糖精和懷舊文本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