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起,我國中東部出現大範圍污染過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中北部、汾渭平原和遼寧南部等多個區域出現PM2.5重污染。

1月25日,中國氣象局發佈消息稱,未來三天華北、黃淮等地的霾天氣仍將持續,其中河北南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等地有重度霾。預計26日,受弱冷空氣影響,華北中北部、黃淮東部的霾天氣有所減弱,28日起,受較強冷空氣影響,上述地區霾天氣自北向南減弱消散。

就其污染成因,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分析稱,近日,全國範圍內大氣擴散條件總體不利,受積雪消融等因素影響近地面相對溼度較高,容易造成污染物累積和持續轉化。其中,1月20-22日,全國大部地面風速在2米/秒以下,靜穩特徵明顯,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和山東西部還出現輻合現象,易導致污染物向此地區匯聚;日均相對溼度在60%以上,京津冀部分城市受積雪消融影響相對溼度在80%左右,山東中西部從22日早晨起出現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相對溼度接近飽和,加速氣態污染物轉化,持續推高PM2.5濃度。

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高強度的大氣污染物排放也是造成此次污染的重要原因。衛星遙感結果顯示,1月20日我國東部地區對流層NO2和SO2柱濃度高值區分佈與PM2.5濃度空間分佈大致相同,表明工業和民用燃煤、柴油車、工程機械的污染排放,是造成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

針對本次污染過程,重點區域各省市積極採取預警應急措施。截至1月22日,全國已有15個城市啓動紅色預警,34個城市啓動橙色預警,各地根據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採取相應的應急減排措施。(記者 刁凡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