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下午華晨宇和張碧晨承認兩人確實有了一個孩子。

根據兩個人的長微博聲明顯示,這就是一個未婚媽媽帶球跑的故事:曾戀愛、意外懷孕、女方隱瞞消息、分手、遠走他鄉產子、孩子生下後告知、兩人共同撫養、如今未婚。

我當時看到也很震驚,但琢磨了一會兒,沒寫。

週末有不少粉絲在後臺問,爲啥不寫啊在等呢。

我覺得,大家的反應比新聞本身更值得聊。

喫瓜

PTSD

先解釋爲啥沒寫。

首先,我覺得這個事覺得實在沒什麼可寫的點。

男未婚女未嫁,一起養孩子,目前沒撕破臉,不摻雜什麼道德底線法律法規,有沒有更多內情也不清楚,冒然聊點啥呢?

我在寫鄭爽那篇時候就說過,希望大家喫瓜有度,先忙完自己的生活。

Jenny對這件事最大的感慨就是,華晨宇原來喜歡女生啊?

沒有任何貶義,只是一直覺得他氣質有點中性的曖昧感,發了朋友圈後得到了很多人+10086的贊成。

其次,最近讓人驚訝的新聞比較前赴後繼,大家喫瓜的閾值都被提高了好多,我很擔心聊太多人心就疲了,很可能會破罐子破摔放飛:

“你看看明星們多會玩啊,我只是劈腿出軌約p拜金傍大款其實也沒啥大不了吼?”

事實上我已經聽到身邊有很多人在這麼說了,而且很多都是年紀不太大的小女生。

看到了吧,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要對公衆人物的人格品質進行約束——他們的影響力太大了。

第三點原因就是,這類瓜有點喫膩了。

用石榴姐的話說:別再讓我看見這種狗血劇情了,怎麼娛樂圈這些人一天天的都沒點別的事,凡鬧點動靜就必定是感情糾葛?

怎麼就沒有誰是十年磨一劍搞了個好作品得了奧斯卡?全員戀愛腦沒人搞事業是怎麼回事?喫瓜都幾乎要喫出PTSD了!

我們就這個問題討論了一下,覺得可能是因爲他們的個人需求,目前就停留在談戀愛這一層了。

馬斯洛需求層次原理大家還記得嗎?

圖源網絡,侵刪

人的需要分爲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五個等級,等級分高低逐漸遞進。

只有低等需求已經滿足或者部分滿足,人們纔會更關注高級需求。

一個沒錢喫飯的人,暫時只想生存,不太會在意是否能尋找真愛、是否得到社會地位,只有物質條件不那麼匱乏了,纔有餘力去考慮滿足精神需求。

而明星普普通通演個戲上點綜藝,賺的錢再多,也僅僅屬於基本生理物質需求層次。

認真搞一個大作品,那當然屬於最更高層次的自尊和自我實現需求了——這中間可隔着三層臺階呢,多難。

所以目前他們只能在安全和歸屬需求上反覆橫跳。

安全需求不僅包括不受人身傷害,還包括穩定、受到保護、有秩序、能免除恐懼和焦慮等需求,這些明星們比普通人更欠缺其實——畢竟生活在鏡頭下,隨時都要警惕媒體的監督、私生飯的騷擾,以及外表和脫粉的焦慮等等。

很多明星們——尤其童星出身的,在基本認知還沒形成時候就被這些焦慮包圍,就會沒辦法發展出健康的人格,長大後就很可能跑偏放飛酗酒吸毒,試圖在刺激中獲得短暫安慰了。

如果他們一直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安全感、歸屬感、人生意義,那麼終其一生都被困囿於這兩個需求層次。

不光明星們如此,我們普通人也是一樣的,大多都沒什麼大出息大追求,能喫飽穿暖有點小錢、談個甜甜的戀愛就是最大幸福了。

像袁隆平馬斯洛那種很早就在追求自我實現需求,立志做造福人類大事的人,真的挺少的。

至於私下聊得最多的,也還是那些癡男怨女情節。

因爲大家目前最大的需求也就是這些了。

所以儘管很多人已經被明星們的狗血感情搞得很煩了,但是還是會忍不住去關注,甚至哪怕已經在網上看到層出不窮的爆料了,還要看看自己關注的博主們都是怎麼看的——後臺詢問的粉絲就是這種心態。

我自己其實也是這樣。尤其工作性質擺在這兒,有什麼熱點必然要第一時間衝浪喫瓜,自己表態不說,還會看那些熱度高的評論、看衍生出來的段子、看喜歡的幾個大V博主怎麼表態。

只是多少還有點工作的自制,能清楚劃分自己和別人的觀點,會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過濾、篩選,纔沒有沉浸在純看熱鬧的境地裏。

這當然也不是什麼問題,而是生活常態。

但是,如果你內心有一些想做點什麼正經事的想法,那麼,就可以小小警惕一下,審視一下自己的狀態,有沒有在哪個層次裏一直打轉不前。

投機的

心態

最近的瓜給我最大的思考是:是不是現在的親密關係裏,越來越多的人計較最多的,已經不是感情本身,而是投資收益比?

愛情本身應該是偏向純粹的、浪漫的、理想化的,喜歡一個人,就想要對他/她好,想讓他/她開心快樂,爲了他/她不計較地付出。

但是最近的新聞出來,從頭到尾確實透露出了“不單純”三個字,時不時都傳出什麼美國法律如何規定贍養費、2000萬到底是怎麼回事、男方給了別墅做分手費、誰家裏真的有礦是鉅富等等所謂的“內幕消息”。

搞得大家完全沒空去care真愛不真愛的了,都下意識在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利益關係: 生孩子、養孩子是不是爲了分財產?最後撕破臉是不是條件沒談攏?

儘管不知全部內情,但多少能看出點博弈的影子。

暫時不佔理的一方,其自私自利心態已經被攤開來放在陽光下了。

但暫時似乎是受害者的一方,也並不全然無辜,行事中也頗有些以小博大的意思。

可以說得上是“除了孩子,全員惡人”了。

這種投機心態在現實中也越來越常見了。

我曾遇到過很多人——有男有女,問我,要找一個優質的對象,有什麼辦法?

而且他們都會很直接給我一個他們心目中“優質對象”的標準,年入多少、幾線城市、幾套房、幾輛車、事業如何等等。

我說那你都有目標了,就分析一下自己的條件和優點,看跟目標相差多遠,然後再去想辦法就好啦。

聽起來步驟不難,而且也確實能找到一些辦法,但大部分都不會成功,因爲他們根本不會去執行那些辦法。

比如我曾經建議一下想要搭訕某富二代、但自身外表並不起眼的女生,先減個十來斤肥,再去做個醫美迅速把臉色調理一下,好提升成功率,她就不願意了。

因爲她覺得這樣的話她就和那些胸大無腦、純靠色相的膚淺物質女一樣了。

——可是那裏不一樣呢?你跟本都不認識對方啊,不也是就圖對方有錢嗎?

說的刻薄一點,還不如那些物質女呢,人家至少知道去行動,你唯一的不同,大約是比她們更懶、更不願意努力、更想躺贏罷······

世上哪有憑空掉餡餅的美事呢?想得到什麼,就一定要付出點什麼。

很多人都羨慕那些豪門少奶奶,每天什麼也不用做,山珍海味錦衣玉食富貴逍遙,過生日生孩子,不是送房產就是送遊艇。

但人家至少前期都是有實打實投資的,最著名的千億兒媳徐子淇,早年間爸爸媽媽培養她可是砸了不少精力和金錢。

老想着投機取巧,什麼都不做,通過腳下一滑摔倒在霸總懷裏就被他瘋狂愛上的情節,那隻能等穿越進瑪麗蘇小說才能實現了。

心有靈犀和

降維打擊

感情裏持投機的心態的人很多。

有時候也不是故意這樣,或者爲了什麼利益,而是下意識那麼做。

畢竟有時候感情確實沒有道理和邏輯可講,而每個人又都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是招人喜歡的,所以總是會對自己有一個過高的認知,也就會有一個過高的期待。

就覺得,我這麼優秀這麼棒,我值得更好的人、更好的生活、更貼心的對待!

有了期待,就有了恐懼——因爲很怕期待落空。

這樣的心態下,難免會做出點蠢事。

要麼,猴子撿玉米那樣,心比天高,不斷換人,每一段感情都不滿意,蹉跎啊蹉跎的,最後跟一個還不如最初的人在一起。

要麼,在感情中總是做出高對方一頭的姿態,“我跟你在一起就是委曲求全”,自己難受,對方也不爽。

尤其懷有後者心態的人,有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什麼話我都不說,你猜,猜不着就是不愛我。

這種人嘴上說的是自己要一個完美的、心有靈犀的真愛,其實也不過是不想付出只想躺贏,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在感情中取得高位而已。

蔡康永這段話我倒是非常贊同:別人沒有義務來理解你。

而且“愛我就要懂我”這個理論本身完站不住腳。誰規定這樣就是真愛?

如果一個男人,在跟你認識初期,就特別能明白你在想什麼、想要什麼,處處讓你覺得妥帖安心,那麼,99.99%的概率,這是個段位比你高很多情場高手,通讀一切套路。

換個女生,他也能做到同樣的心有靈犀。

他不是多麼愛你,他是有能力對你降維打擊。

去年生日的時候,一個朋友給我點了一個淘寶陪聊,模仿男朋友的口吻來跟我講情話。

跟我聊天的小哥據說是店裏“頭牌”,非常受女孩子的歡迎。

我跟他了幾句,確實蠻有意思,沒有普通直男的毛病,我說什麼他都能接的上,女生的小情緒套路也都能化解,而且能感覺他每句話都很能戳中女孩子。

但是在我的眼裏就還好,培訓過的痕跡還蠻明顯的。

所以沒說幾個回合我就忍不住開始指點他哪裏哪裏說得不夠好,應該要怎麼說纔行,還示範者撩了他幾句。

然後,好玩的來了,小哥要把錢退我,表示今天受益匪淺不好意思收錢了。

說白了,我和陪聊小哥、小哥和其他客戶之間的這種覺得短暫的心有靈犀反應,其實不就是一個降維打擊鏈麼?

當然,我這麼說不是說讓大家完全放棄去尋找“心有靈犀”的真愛,而是說,不要一直期待別人主動。

真愛和“積極表達自己”並不衝突。

能完全理解你心意的人,難道不更值得你坦然真誠地敞開心扉嗎?

這兩年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問:爲什麼現在男生都不願意追女生了?

回答也很好玩,有男有女,立場對立,但大家都很委屈。

女生覺得男生敷衍自己沒有被認真對待,男生覺得自己曾真心付出但不被珍惜。

這個問題,說老實話,我作爲女生也不會完全站隊女生。

因爲大多時候,這些故事裏的男女,跟我們最近看的新聞主角們是一樣的,雙方也都不無辜,不過是各懷心思,搞了一堆花裏胡哨,最後誰都沒得到想要的。

我只能說,希望大家多看、多聽、多瞭解一些戀愛心理和技巧,不要被那些短暫的利益,形式化的貼心,或者所謂的“感情中的地位”所矇蔽,能夠清醒地拒絕傷害,坦然地享受感情。

不然,談戀愛的意義何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