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把有限的幾種食材做出花樣,一直是中國人持之以恆的努力,幾千年下來,成績斐然。

人類的主食花樣最多的都在中國。由於地理氣候因素,南方盛產稻穀,所以南方以米爲主食,而大部分北方出產麥子,所以北方以面爲主食。

麪食又被分成兩類,一類是經過發酵的,俗稱發麪,一類是沒經過發酵的,俗稱死麪。發麪裏有活菌,又叫活面,倒也很形象。

發麪做出來的麪食主要是饅頭,其次是麪包、包子、發糕等。

死麪做出來的麪食最主要的就是麪條,其次是餃子、餛飩等。

人窮盡所能,面對麥子和稻穀想盡了辦法,做出各種不同風味的食品,騙過了口腔裏的味蕾,進入食道,再進入胃,就沒有了色香味的區別了。我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爲的僅僅是食物入口的那一小段距離,實際上,各種做法對食材的影響不大。人不過是在哄着騙着自己多喫點而已。

在麪食裏,麪條佔了一半左右。麪條需要撈着喫,用兩根長條形的筷子去挑長條形的麪條,所以北方人用筷子的多。而圓圓的米粒舀着更方便,圓形的勺子舀一粒粒的米飯,所以南方人可以用勺子喫米飯,但我們沒見過用勺子喫麪的。這也算是食物對人的習慣的影響吧。

其實,還有更深的影響。

北方人性格有兩個極端,一種人思路清晰,一種人比較糊塗。就像麪條,做得好的一根一根條理分明,做得不好的麪條然到一起,成了一盆糊塗漿。米飯就不一樣,沒做熟的米是硬粒粒,做熟了是軟粒粒,熟過了,還是個粒粒,邊界清晰,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所以南方人多數精明。

當然,以上都是笑談。

不過,我還是相信,喫的東西的性質、形狀、做法多多少少會影響一個人,就像不同的輸入會產生不同的輸出一樣,何況這些食物每天都要做每天都要喫,潛移默化地,日積月累,一些東西就會悄悄地變化。

與米飯相比,麪食極爲簡單。淘米,加適量的水,放到鍋裏蒸,米飯就成了。而麪食的工序就複雜得多。

如果是蒸饃,首先要和麪,這是個熟練活,需要經驗,面水配比要合適,摻進化開酵母粉的溫水,開始揉麪,到了最後能做到面光、盆光、手光,纔算是到了一定的水平。然後將面盆放到暖和的地方發麪,等待幾個小時,麪糰長到了一倍就算是發好了,接着再揉麪,這是力氣活,揉得越充分,後面的饃越好喫。揉好了,切成塊,搓成型,醒面,燒開鍋,下饃,蒸,起鍋,出饃。如果是做麪條,在和麪時放點鹽,不摻酵母,其他類似,只是後面煮麪的工序更需要經驗,想喫一碗好面不容易。

所以,南方人的主食簡單,把精力都用到了做菜方面,而北方人因爲主食太複雜,乾脆把精力都用到主食方面,菜就省了,全放主食裏。

所以南方人靈活,一個主食可以配不同的菜,而北方人一勺燴,所有的東西都放到一起,倒也簡單,不過略顯得難以變通。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愛喫麪,面也做得好,而南方人喫不慣面,面也做得不好,這是不同地區的物產決定的,所以誰能說這“一方人”和另“一方人”的差異沒有食物的因素呢。

不過,不管是愛喫米飯的南方人,還是愛喫麪食的北方人,現在的界限已經不那麼清晰了,其實,我們都是乾飯人,幹好每一頓飯,做到飯量合適,營養豐富,纔是最終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