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文王四年,因爲懼怕被同時殺害,趙惠文王屈服於李兌,坐視主父被李兌和公子成餓死,自此,李兌和公子成等人開始把持趙國事務。公子成去世之後,李兌大權獨攬,被封爲奉陽君。然而,等待着李兌的,並不是一生的喜悅,而是一曲悲歌。

李兌擔任趙國相邦期間,對內積極招募人才,蘇秦等外地客卿要面見趙王,都要由他面試。對外聯合各國客卿,破壞秦國連橫攻趙的圖謀。秦國和齊國簽訂合約,東西各自稱帝時,就曾經打算聯合其它國家滅了趙國。但是,最終,反而被李兌破解了。李兌借蘇代之手,遊說齊王放棄稱帝,爲趙國解除了滅國的危機。然而,不久之後,他和蘇代就因爲齊國反目了。

爲了阻止齊國攻打宋國,趙惠文王派韓徐爲前去攻打齊國。去年,讓趙梁做統帥去攻打齊國,結果反而被齊國打敗了。所以,這一次,他選擇了更有經驗的韓徐爲去對付齊國。

趙惠文王的這種舉措,看起來非常普通,但是,實際上頗有深意。當年沙丘之變時,趙惠文王因爲懼怕被李兌誅殺,所以沒有追究李兌等人害死主父的罪過。然而,隨着李兌專權日久,趙惠文王越來越擔心自己會重蹈主父的覆轍。從親政之後,就開始對李兌進行各種形式的政治打壓。李兌這次派韓徐爲攻打齊國,也是想讓韓徐爲再積累軍功,以便於抗衡專權多年的李兌。

然而,趙惠文王的小算盤最終還是落空了。齊國畢竟是大國,其軍事實力也是不容小看的。韓徐爲最終還是被齊國擊敗了。韓徐爲的這次失敗,使得齊國的氣焰更加囂張。齊國自此開始加大力度攻打宋國,以求將宋國徹底滅亡。

韓徐爲是李兌的政敵,按道理,李兌應該在背地裏嘲笑韓徐爲纔對。然而,事實卻不像人們估計的那種。齊國攻打宋國的行爲,讓李兌感到非常憂心。所以,李兌拒絕了齊王的一起攻打宋國的要求。

門客們都很擔心李兌,開始勸說李兌,“主人,您的年紀不小了,趙王一直想除掉您,可是一直沒有機會。您不如早點給自己謀一塊封地,學習薛公,早點告老還鄉。現在齊國鐵了心攻打宋國了,您不如順水推舟,幫齊國一把。這樣子,您就可以得到一塊封地了。”

李兌仔細一想,是啊,自己一心爲了趙國,然而,趙王未必能看清楚自己的內心。當年,蘇秦來求見他的話,讓他的心裏難過極了。殺了主父是滅族的大罪,如果不是因爲自己權勢顯赫,自己可能早就被趙王殺死了。於是,李兌同意了齊國的請求,但是,他要求齊國在滅宋之後,把陶邑交給他。

蘇代聽說李兌要聯合齊國,擔心燕國被趙國攻打宋國於是又去遊說李兌,想要讓李兌和齊國絕交。但是,這一次,李兌拒絕了。爲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李兌知道自己只能拒絕蘇代。

然而,蘇代卻認爲李兌是在背信棄義,於是,先是在齊王面前詆譭趙國,使得齊趙絕交。之後,又可憐兮兮地在燕昭王面前說道,“王上,都是因爲奉陽君,趙國纔想要聯合齊國的。”使得燕王對李兌也不滿起來。

聽說蘇代這麼詆譭自己,李兌也開始厭惡起蘇代來了,也開始各種擠兌蘇代。蘇代爲了和李兌緩和關係,又找人來遊說李兌,“奉陽君,我們蘇子也是爲了趙國考慮,擔心齊國和燕國合作會對趙國不利。蘇子是口才不錯,可也是在燕國那種小國做官,哪裏比得上奉陽君您呢?可是您依靠權勢擠兌蘇子,這就不對了。您欺負蘇子,就等於告訴燕國,您不想和燕國合作。燕王畢竟是靠趙國主父才做的王,國小民貧。一旦別的國家以爲燕國已經被趙國視爲眼中釘,那燕國就會被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吞了。到時候,燕王只能舉着國璽,叼着玉佩,投靠別的大國。我想,這應該不是奉陽君想看到的吧?”

奉陽君心想,燕國雖然弱小,但是被秦國,齊國等國家吞併了,肯定會使得局勢變化,對趙國不利。於是,李兌又重新和蘇代結交了。趙國也加入了伐齊的戰爭中。

列國伐齊之後,齊國元氣大傷,趙國實力大增,趙惠文王在獲得巨大勝利之後,趁機以私佔陶邑爲由,罷免了李兌,自此,李兌的政治生命徹底被斷送。

縱觀李兌的一生,很難說他到底是不是個小人。說他忠於趙國,可是沙丘政變就是他參與的。說他是小人,可是,要是沒有李兌,趙國也會因爲被合圍而自此銷聲匿跡。以我之見,李兌應該是那種忠於國家而不忠於君主的權臣,至少在他可以除掉趙惠文王的時候,他並沒有選擇這樣做,這一點,是在他之後的許多權臣,完全做不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