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江南富庶繁華,不僅有朦朧縹緲的雨露煙嵐,而且有風情萬種的詩意佳人。後主李煜就非常喜歡江南的勝景,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就凝練地概括了其獨特的韻味。

青石板、油紙傘,杏花雨、夢江南,引得多少文人墨客題詩賦詞。北宋的詩僧志南就曾用杏花雨、楊柳風,讚美此處的早春,春草似洗、青山如黛,令人如醉如癡。

可是晚唐有一位詩人卻一邊吟誦江南的迷人景象,一邊遠眺雨中的山水,臉上卻露出憂鬱和落寞。詩人到底爲何心情如此矛盾,下面分享的是杏花時節,杜牧形單影隻,這首絕句一唱三嘆,更承轉自然。

寓意

唐代:杜牧

暖風遲日柳初含,顧影看身又自慚。

何事明朝獨惆悵,杏花時節在江南。

杜牧是深受廣大讀者崇敬的傑出詩人,他自小聰慧勤奮,喜愛詩書和兵法戰策,在他進士及第之前,就創作了驚世的名作《阿房宮賦》,其恣肆磅礴的文風,令人頓感眼前一亮。他的詩作《江南春》,也是家喻戶曉,描繪了一幅幅醉美的畫面,令人愛不釋手。

可是這首詩卻流露出一種愁怨,難道是他忽然覺得江南春景不再那般美好了?其實風景依舊,只是詩人的心境不同。正所謂,景語都是情語,這首詩正是作者借景抒情,寓意其纔不經用的滿懷惆悵。

當時詩人24歲,正客寓澧州堂兄杜悰的家中,尚未中進士。而由於諸侯割據、宦官篡權,昔日大唐的繁華和昌盛早已不復存在。那些王公大臣每日紙醉金迷,很多清客幕僚都善於阿諛奉承,有識之士很難有出頭之日。詩人擔心自己的科考前途,更對未來感到憂心忡忡。

首句描繪了一幅迷人的春景,“暖風遲日柳初含”。春風送暖、柳枝發芽,更能聯想到芳草連天、鶯歌燕舞的場景。一個“含”字,彰顯出嫩綠色的芽苞,詩人只是輕描淡寫,就描述了一派陽光明媚、欣欣向榮的風景。

可是讀者們都已看出,詩人不過是以樂景抒寫悲怨,次句就透露出心中的愁情,“顧影看身又自慚”。周圍的遊客們都是出雙入對、笑語歡聲,小杜回頭看看自己在日光下投下的影子,心中覺得很慚愧。

“顧影”二字,既表達出孑然一身、顧影自憐的感慨,也是化用三國時呂安的典故,顧影中原、憤氣雲踊,暗指詩人懷有青雲之志,希望早日建功立業。

詩人自慚形穢,於是便開始拷問心靈,“何事明朝獨惆悵,杏花時節在江南。”什麼事讓我如此獨自失意,難道是那春暖花開、杏花遍地的江南?明朝與惆悵,形成強烈的對比,一邊是國泰民安、皇帝聖明,一邊是擔心仕途、懷才不遇。如此推想,詩人明明是正話反說,自己正是生不逢時。

杏花時節,也是妙語雙關,既交代春光明媚的時節,也暗指新進士齊集於慈恩寺塔,並在曲江之畔的杏園熱烈慶祝。詩人擔心自己沒有這種機會,於是才鬱鬱寡歡。

雖然兩年後杜牧就金榜題名,但正如自己早已預料的那樣,他的仕途極其不順,詩人輾轉多地擔任太守,直到晚年纔回京城,一生漂泊不定,更是沉淪下僚,心中一直愁怨難排。

這首詩雖然是杜牧早期作品,也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全文起承轉合非常自然,作者借景抒情、一唱三嘆,結尾以景作結,更顯得餘味無窮。正可謂,美麗的江南,勝景可人;迢迢的曲江,無可渡之舟。詩人情感深邃,措辭精妙,不愧爲晚唐傑出才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