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曬年味,大多是山珍海味組成的饕餮盛宴,要不就是地方美食組成的特色佳餚,但在西南地區人們的年夜飯中卻少不了一種不起眼的食材——折耳根。

拍耳根又叫魚腥草、蕺菜、岑草,廣泛分佈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多生於山地、溝谷。由於它的味道濃烈,喜歡的人覺得是一種香味,不喜歡的人則覺得是一種難聞的腥臭味,其實在西南地區,它葉子和根莖是極爲常見的野菜,涼拌、炒臘肉、煲湯皆可。

野生的折耳根往往在立春前後發芽,今年春節期間剛好可以食用,所以重慶、雲南、貴州、四川等西南地區人們的年夜飯雖然少不了大魚大肉,但很多人家也會配上一盤折耳根,解油膩,又下飯。

昨天是牛年的大年初一,渝帆與家人到重慶潼南的鄉下游玩,在一塊種了地黃精的土裏,發現成片成片的折耳根,由於地黃精是幾年才收一次,所以這地裏雜草叢生,近乎於荒土,卻爲折耳根提供了很好的生長環境。

這片土地周邊都是樹林,平常曬不到多少陽光,卻是折耳根最喜歡的環境,因爲它喜溫暖潮溼的環境,又比較耐寒,零下15度都可以越冬,可以說生命力極爲頑強,只要有一小節根鬚,就可以慢慢的長成一大片。

現在的折耳根剛長出兩片葉子,非常的嫩,用來涼拌最好喫。

這片地的折耳根估計已生長了多年,泥土下的根鬚極爲發達,隨意挖上一鋤,用手輕輕一掰,再用力一抖,就出來一大把折耳根。

翻開塵封的歷史,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把魚腥草作爲野菜佐食。當時吳、越兩國戰爭多年。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越王勾踐做了吳王的俘虜,臥薪嚐膽,發誓一定要使越國強大起來。但回國的第一年卻碰上了罕見的饑荒之年,百姓無糧可喫。勾踐親自上山尋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終於在蕺山(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紹興,古爲越都)發現了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於是,越國上下竟然靠着這小小的野菜渡過了難關。因爲這種野菜有魚腥味,便被勾踐命名爲魚腥草,而民間則因爲是蕺山所產,所以最初命名爲蕺菜。

歷史上關於折耳根的詩詞也有不少,比如王十朋的《詠蕺》“十九年間膽厭嘗,盤饈野味當含香。春風又長新芽甲,好擷青青薦越王”;唐朝大詩人杜牧在安徽宣城遊歷時,見到了山澗之中的折耳根,也寫下了“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脈”的詩句,感嘆曾經全民都來食用的魚腥草,如今卻無人問津,懷古喻今,捎帶着感嘆自身的境遇。明末清初毛奇齡詠《蕺山氏珠寺》“古殿依嵯峨,春風似永和。龍歸華藏遠,僧把戒珠多。舊巷看巢燕,清池想浴鵝。前王曾採蕺,霸業近如何”,其中的末句也寫了越王在蕺山上採摘折耳根的故事。

折耳根也是一種中藥,具有提高免疫力等諸多攻效,又有植物抗生素的美譽,不僅《本草綱目》、《民族藥治》等諸多藥典中有它的記載,而且在國外也有較爲廣泛的應用,相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心21000人中倖存56人,其中有兩個被認爲是不可救的放射病患者,經魚腥草治療後挽救了生命。

折耳根雖然在西南地區比較流行,但是卻被評爲中國最具爭議的食材之一,因爲喜歡的人往往爲之瘋狂,而不喜歡的人則避之不及,覺得它的味道比臭豆腐還要臭,甚至談之色變,之前網上還有新聞說有人喫了折耳根請工傷假,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折耳根的食用方式很多,可以洗乾淨掐成小段來涼拌,也可以用來炒臘肉,或者曬乾了用來泡茶、煲湯皆可。上圖便是我們昨天挖回來涼拌好的折耳根,味道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添加調料,可以只加些食鹽、薑末蒜泥、醬油等較爲清淡的調料,也可以添加重口味的麻辣味。最後想問問朋友們,你們那裏也喫折耳根嗎?你喜歡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