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這句話是秦朝名相李斯在被處死前與兒子李由在獄中所答,隨後被俱五刑,腰斬棄市,夷三族。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相信李斯寧願一輩子呆在上蔡老家,做一個鄙微小吏,閒暇時與兒子牽鷹駕犬,逐兔東門。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人生不能重來,一代名相就這樣死在一個閹人手中,給後世留下無盡的遺憾與嘆息。

以鼠立志,不甘平凡的楚國小吏

《史記·李斯列傳》:“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李斯,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人,年少時爲郡中小吏,負責清點糧庫等雜物。一日,李斯見糧庫中的老鼠絲毫不怕人,當着人的面大搖大擺地喫糧食,完全不像在廁所裏生存的老鼠那樣膽小,李斯不禁感嘆: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人就和老鼠一樣,有沒有出息,出生環境決定了一切。想通這個道理後,李斯毅然辭去小吏,到齊國稷下學宮求學,拜當時的大儒荀卿學習治國理政之術。

荀卿雖然是儒家學派人物,但思想非常接近法家,認爲“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認爲萬事萬物都有各自的運行規律,人類應該應用自然服務於人,主張“禮法並舉”、“王霸統一”“重法愛民爲霸”,講究經世致用。正因如此,才教出李斯、韓非兩大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學成後,李斯本來可以回到楚國拜在春申君門下,但他覺得楚王不能成事,於是決定入秦。

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

而根本原因是李斯窮怕了,不甘久居人下,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業,困頓而不求名利,與禽獸何異?

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爲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爲,此非士之情也。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有人都是按照這個順序規劃人生的。作爲一個普通人,就不要想什麼匡扶天下了,先解決溫飽問題吧,解決了個人問題的同時,也是在爲社會減輕負擔、做貢獻嘛。假如業有所成,就算沒有兼濟天下的意思,也有很多人跟着受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當然,李斯不是普通人,這個決定成就了他,也毀了他。

入秦爲相,輔滅六國

李斯來到秦國後拜在呂不韋門下爲舍人,遊說親王掃六合、平天下,指出此時周王室衰微,諸侯兼併,六國疲敝,正是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秦王賢之,任其爲長史,負責在各國收買內應,遊說諸侯,爲將來滅六國做鋪墊。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李斯在秦滅六國過程中的貢獻。大家都知道秦國的崛起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經過六代秦王的篳路藍縷、艱苦創業一點點壯大的。這個過程中,來自六國的賢臣名士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少一人都沒有秦國後來一統天下的霸業。但如果說誰對秦霸天下的貢獻最大,那一定是李斯。

在李斯之前,歷代秦王與秦相的理想都是稱霸而非稱帝,期間只有昭襄王短暫稱帝,而且還是與齊湣王並稱東西二帝,但很快五國聯軍伐齊,齊湣王兵敗被殺,昭襄王也被迫去帝號。他在位五十六年,任用魏冉、范雎爲相,幾齣秦關,遠交近攻,確立了秦國的霸主地位,但直到此時,秦國無一人有鯨吞天下的想法。

踢出臨門一腳的人正是李斯,如果不是李斯,那麼秦國很有可能繼續在邊陲稱霸,一點點蠶食韓、魏,永遠都不會有滅六國的想法。

李斯第二大貢獻是勸諫秦王廢除《逐客令》。因韓國間諜鄭國渠事件,秦王下《逐客令》,要驅逐境內所有非秦國人士。熟悉秦國發家史的人都知道,秦國的崛起完全是靠外來人口促成的,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都不是秦國人,如果當年被逐走,也就不會有秦國的崛起了。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引經據典,據理力爭,終於勸說親王廢除了《逐客令》。

李斯在秦國的第三大貢獻,是遊說諸侯、厚結名士、離間君臣,李牧、司馬尚等人都是死在李斯的離間計下,爲秦王掃六合清除了障礙。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始皇在李斯建議下廢分封、設郡縣,中央設三公九卿,李斯爲丞相。秦始皇稱帝,命李斯以和氏璧刻璽,上書八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又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秦始皇功業既成,李斯亦權傾天下,長子李由爲三川郡守,扼守秦關,其餘兒子都娶了公主,女兒都嫁給諸位秦公子。

李斯通過自己的努力跳出了“廁所”,進入糧倉喫上了官糧,人生達到這個高度,應該是無慾無求了吧。但是,李斯同志還是不高興。有一次李斯過壽,兒子女兒都從外地趕回來參加,門口停滿了寶馬豪車,主人無一不是高官達貴,賓客數以千計,李斯同志卻嘆了口氣說道:

“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騖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

所謂盛極必衰,物極必反,任何事物發展到極限都會走向衰落,這是客觀規律,但是李斯同志向來不相信命運,他想打破這個規律,讓老李家世世代代永享富貴,和秦始皇的想法如出一轍。有其君必有其臣,就在秦始皇在全國各地巡遊、找神仙的時候,李斯也在爲老李家的富貴暗中謀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危,下詔書令公子扶蘇即位,胡亥與中車令趙高密謀篡改詔書,又拉李斯入夥,矯立胡亥爲帝,令公子扶蘇、大將蒙恬自盡。

李斯一輩子做了很多對國家有意義的事,唯獨做了一件錯事,這件錯事葬送了自己,葬送了李家的富貴,也葬送了他親手造就的大秦。胡亥即位後寵信趙高、濫殺皇族與功臣,實施嚴刑峻法,搞得民怨沸騰。李斯才意識到他犯了個大錯。他多次找機會規勸胡亥,終於招來殺身之禍,被趙高下獄處死。

臨死之前,李斯與兒子抱頭痛哭,說道: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願意在上蔡做一輩子小吏,和兒子帶着黃狗出上蔡東門追兔子。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願意一輩子做那個在廁所裏東躲西藏的老鼠,不會去稷下學宮,不會西入秦關。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不會輔佐嬴政滅六國,我願意一輩子做一個鄙微小吏。

可惜,人生不是演戲,不可以重來,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每一件事都決定了人生的走向,無論對與錯都是經歷。或者說,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