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到秦國,從客卿到廷尉再到丞相,伴隨秦王嬴政到秦始皇,中間花有二十餘年時間,可謂是大秦帝國的功臣。史書中有:“二十餘年,竟並天下,尊主爲皇帝,以斯爲丞相”,此時之李斯已是大秦帝國的最大權臣了。

此時之大秦帝國,舉凡國之策略,皆有李斯之影子。“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書。治離宮別館,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亂了數百年的春秋戰國,在李斯之時,儼然已是不在。外之亂象不在,可是“亂”真的就不在了嗎?

“斯長男由爲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秦始皇對李斯的信任,可謂是達到了巔峯,李斯的兒子們皆娶了公主,而女兒們又都嫁給了諸公子。至於扶蘇、胡亥有沒有娶了李斯的女兒,倒是沒有記載。

“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長皆前爲壽,門廷車騎以千數”,此時之李斯家族,在大秦帝國中絕對就是最爲人所羨慕的家族了,即便李斯自己也感嘆不已:“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騖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帝國之人臣,不知李斯者,當非朝中有權之人。

對這種格局李斯還是有清醒認識的,所謂“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因此李斯在朝中似乎從來就沒有流露出任何的站位方向,不管是對扶蘇而言,還是對胡亥而言,甚至還是諸親族公子,李斯都沒有明確過自己的選擇。這是李斯的老奸巨猾,但也是李斯的最大缺點,因此纔有了後來的“丞相斯爲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祕之,不發喪”。

李斯家族雖然已經是舉足輕重的家族,可是仍然不能在秦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因爲李斯本人所推崇的就是“天下唯尊皇帝”之說,朝臣、戰將之流更像是平行的河流,終將匯入皇帝這個大海。李斯在文臣中可謂第一,而軍中則是蒙氏家族、王氏家族爲頂樑柱。

李斯家族與蒙恬家族似乎互相沒有好感,於是後來趙高就抓住了這個弱點,忽悠李斯扶持胡亥爲秦始皇繼任者。趙高也是個善辯者,對於李斯之心摸得相當透徹,勸誘李斯之言第一句就是“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李斯自言:“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自然就是作出了選擇。

朝中爲臣,選擇站位不好,不選擇站位也是不好,李斯的悲劇即是如此。李斯爲趙高所有勸誘,扶立胡亥爲皇帝,是以家族之利益凌駕於國家之意志,而後來又沒有利用朝中力量對趙高其後的諸多陰謀進行牽制,即是導致了最終李斯家族的悲劇。趙高誅殺諸公子時,李斯沒有動作,也即時說趙高將李斯與天子之家的親戚關係斬斷。趙高誅殺馮去疾、馮劫等臣時,李斯也沒有做出有效的補救措施,也即李斯的同黨全部被清除了。

李斯的大兒子李由駐守三川郡,本來是有機會逃過天子之家的宮廷之亂,可是陳勝吳廣的起義卻又發生在了這個地方。趙高便是以此爲理由,誣陷李斯家族有謀反之心,其後“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李斯“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家族之禍,只在旦夕之間。李斯腰斬之日,那句“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比起心中的那些榮華富貴,倒是要真誠得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