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中有记载过刘邦这样的一段自述: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是刘邦堪称自嘲的上半句。

自身如此低下的评价加上影视剧中给我们留下的固有印象加持下,似乎并不冲突,特别是在和项羽这等英雄人物对比之下。

我们往往能够信手拈来刘邦在史书中的某些黑料,像《史记》中所记载的那些刘邦近乎于地痞无赖的勾当。然刘邦并没有像一般的英雄人物那般拥有值得赞颂的传奇故事,却有着作为小人物在乱世称雄的过人才能,这也是一介草民能站上权力巅峰的根本原因。

这时候有人想问,为何能力匮乏的人能获得成功,难道刘邦真如野史传言只是平庸的投机倒把者?其实我们都被《史记》误导了,有两点能力刘邦却非常人所能及,但是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乘时机和造时势之能

首先就是造势和乘机的能力。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刘邦为何能找到的时机,并且及时抓住。其实不难找到找到答案,在刘邦年幼时,见秦始皇东巡时的情景便“谓然叹息”,曰:“大丈夫当如此也!”。

我们已知当时的时间位于秦朝统治的鼎盛时期,对于秦始皇的风评往往都是站在道德评判的角度,亦或是关于刑法和度量衡的探讨。而刘邦所见的却是作为皇帝雍容气派的气度。

故我们也就能得知,为何史书中记载刘邦“常从王媪、武负贳酒,不给值,而勒令王、武两家”这样的小人,却能够找到向上攀爬的枝丫。机会从来不会白白出现,甚至连机会出现的现实很多人都不像刘邦那般敢去想象,结果往往会截然不同。

刘邦所乘之机都是他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步骤,而真正体现刘邦才能的,却是他作为泗水亭长时发生的一件事。刘邦奉命押送劳工前往骊山修秦始皇陵,按照秦当时的政策和律法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稍有不慎便会有杀生之祸。

这时意外的发生无疑再次将刘邦推向危险的境地,当时“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修陵的劳工中途跑路了一部分,作为泗水亭长的刘邦根本无法交差,这时横竖都是抄家之罪。刘邦此时的决策却丝毫没有受到情形的影响,反而选择了一条和俯首认罪截然相反的路线。

他决定直接释放剩下的劳工,并所说如下: “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的分量,首先我们要知道劳工在逃跑之后的命运注定九死一生,而刘邦此时将选择权交给劳工自己,看似是仁厚之举,实则是为自己造势。无论劳工是否全部逃走,自己被治罪的结局已定。

然而刘邦此时之举直接选择为自己造势,获得成就事业的人力基础,从而获得一线生机。从结果上不难看出,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

这些人也成为了刘邦成就事业的最初基础,可以说在机遇和风险来临之时,选择的高难度也是一个人是否拥有抓住机会能力的最好体现。刘邦显然很好的抓住了机会,即使这是死局下的唯一方法。

知人性和善任贤之能

回到开头的那句话,为何刘邦常常自谓不如手下,却能任用才华卓越的人才?其实《资治通鉴》中他的话还有下半句,那就是: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这点恰恰点出了刘邦成功的最大助力,也就是对于人才的不吝任用,对于有才之人的任用手段,却非常人所及。正如韩信所言,他手下带兵越多越好,而刘邦带的是将,多多益善。

反观不断从项羽处前来投奔的人才便可得知,刘邦的能力即使不出众,然而对于能力如何运用,的确可以和他的大汉王朝的事业划上等号。

说到刘邦之所以能够保存基业,则全在于对人性的深度把控。这点从对韩信这一权臣处理便可得知,在韩信获封淮阴侯的同时,刘邦却并没有在他炙手可热之时放弃戒备。刘邦一方面希望韩信在战场上的能力得到任用,一方面却对于韩信的权力加以限制。

从史书中看,“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多称病,不朝从”。这就很好的体现刘邦对于任用人才和平衡权力的平衡,随后刘邦就从一件极小的事情中,也就是韩信和樊哙的会见这件事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韩信在会见完樊哙之后说了一句“生乃与为哙等为伍!”,这在他人耳中这可能就是一句玩笑话,可能韩信当时也未曾想过这句话在当时的深层含义。然而这句话却被刘邦准确抓住了重点,樊哙作为刘邦最信任的部下之一,韩信这句话无疑是暴露自己不甘为人之下的心态,从而奠定了死局。

随后韩信“与家臣夜诈招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的所作所为,更加凸显了刘邦对于人性的判断准确。对于人性的准确把握,作用不亚于在风险来临前的准确判断。

我们所认识的刘邦风评低下,负面描写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关于阴暗面的描写也全都来自零散的传记当中,这也让刘邦的形象来到了无法逆转的丑化的程度。

史官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往往就会带来一个类似“实录”的精神传达的现象,再加上《史记》本身的流传度,导致难以查实的史实更加无法加以考证。我们随后看到的汉高祖究竟是怎样的人,从结果看来目前只能从史实中得到。

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外和亲匈奴, 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这些确实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地痞无赖可以做到的。毛主席这样评价刘邦“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这无疑是对刘邦能力的最好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