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歲時被診斷爲腦癱,高中畢業後他以高出一本線40多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之後繼續深造,考上了蘇州大學人工智能方向博士。

即便身體坐在輪椅上,李麟青的心裏生長着理想的翅膀。他憑三個能動的手指研發出無障礙地圖,給衆多殘障人士帶來出行便利。通過這款“出行無障礙”地圖,使用者可以查詢南京、蘇州、上海多地的10000多個無障礙設施、交通信息、路徑規劃,極大方便了殘障人士出行。目前,也是我們國內唯一一家做全景無障礙地圖的。

1歲時,李麟青就被確診爲腦癱。無法站立,手指幾乎只有三根能動,但他從未放棄過學習。李麟青的媽媽說,普通人好像不需要費什麼勁做到的事情,對他來說要費好大的勁兒才能做到。比如說他看到一個東西,明明只差稍微一點點,其他小孩伸一下手就能拿到了,他就是夠不着。李麟青手的靈活性和大家比有一定距離,書寫上也受到了一些障礙。

“腦癱分很多類型的,值得慶幸的是,我僅是小腦發育受到影響,四肢無法正常協調運動,但智商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李麟青說,雖然身體方面無法和正常人一樣,但這並不影響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當時入學還是比較困難的,小學校長見到我就不是很想收。在父母的苦苦央求下,校長答應讓我到拼音班就讀,類似於幼升小的銜接班,先學習一階段試試。”

沒想到這一試就成功了,當時班上孩子學拼音都挺喫力,而李麟青在測試中考了100分。出色的成績,讓李麟青得以順利進入小學。媽媽抱着上學,同學抱着去廁所,老師揹着去高考考場。20年求學路,這個曾經被很多人定性爲“完了”的男孩,克服了重重困難,成了蘇州大學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李麟青說,他真的是很感謝幫助過他的人,到現在印象都很深刻,考場當時是在四樓的,學校沒有電梯,是考點的體育老師,揹着進考場。

滿足了“讀萬卷書”的追求後,李麟青還想要“行萬里路”。然而,對他來說,這條路,阻隔重重。

正是在這一次次旅程中,李麟青意識到了無障礙導航功能,對殘障人士的重要意義。李麟青說:“很多殘疾人不敢出門是因爲他不知道這個目的地以及到達目的地後是否方便,其實我們建設了相當大規模的無障礙設施。”

爲了讓更多殘障人士走出“方寸之間”,2019年,李麟青開始創業,研發無障礙地圖。開發無障礙地圖,除了最普通的系統構成,支撐起一個導航最重要的就是收集數據。首先,李麟青選擇了從地鐵入手。“蘇州的地鐵是近幾年新建起來的,它的無障礙系統相對比較完善。”於是,李麟青的創業團隊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來研究設計蘇州地鐵的無障礙路線,並將所搜尋到的數據錄入到無障礙地圖中,實現了蘇州地鐵無障礙信息的全覆蓋。

爲了蒐集數據,他和同事們幾乎跑遍了蘇州的各個角落。普通轎車放不下電動輪椅,出行基本靠地鐵、公交,正常半個小時路程,李麟青往往要花一個小時,甚至更長。就這樣,2020年12月,全景模式無障礙地圖問世了。

李麟青說他之前認識一個小哥哥,是脊髓損傷,在家裏呆了很多年,“後來我和他推薦了這款軟件,他成爲我們這款地圖的忠實粉絲,也不斷爲這款地圖貢獻數據,覺得從一點點小小的改變影響到一些人,非常充實。”

2021年,李麟青打算上線更多功能,覆蓋更多城市。無障礙地圖的商業性質不會那麼快得到體現,但李麟青覺得,堅持這件事情非常重要,“而且我堅信這是一個社會價值很高的項目,就覺得我要爲大家去改變一些東西,這纔是我們的價值觀。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殘障人士過得更好!”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拓

通訊員 丁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