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子榮父貴,到了武則天這裏就成爲女榮母貴,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武則天母親的墓地,唐順陵。

唐順陵位於渭水之北,涇水之南,唐時稱洪瀆原,距西安約30公里,離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約3公里,位於西鹹新區空港新城龍棗村東。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順陵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很多人說女榮母貴,其實,要沒有這位母親,也就沒有後來的武則天。武則天的母親楊氏有着顯赫的家族背景,本人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堅韌的意志品質、獨立平等的思想,以及一生篤信佛教,組合成爲一個獨一無二的楊氏,也孕育出獨一無二的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繼承了母親的信仰,寫下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隨佛經流傳四方。

前幾年,有人訛傳武則天母親是廣西欽州人,而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的母親出自中古時期赫赫有名的大族:弘農(華陰)楊氏。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父親楊達身居隋朝宰相,從小楊氏便獲得了優良的教育,視野開闊,文采斐然,膽識過人,不僅能文,還精通蹴鞠、馬球等當時男人們喜歡的運動。可見楊氏不一般,一般的男人她也看不上。

後來,楊氏的父親在協同隋煬帝東征高句麗的路上病故,楊氏需要守孝三年,緊接着是天下大亂,隋朝分崩離析。遭遇家庭變故國家動盪的楊氏,婚姻大事也就這樣耽誤了。古代女孩15週歲就可以出嫁了,而楊氏到了44歲才嫁人。這在1300多年前很罕見。

唐朝建立以後,唐高祖李淵爲開國功臣武士彠(huo)指婚,44歲的楊氏嫁給了武士彠,成爲武士彠的第二任妻子。其後楊氏連生三女,武則天就是她在46歲所生的次女。但可惜的是,武士彠早逝,讓楊氏在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武則天就在楊氏的獨自撫育下成長起來,走過童年。

這就是武則天的成長背景,面對複雜的人事環境、重重困難,一位母親的獨自擔當,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武則天,也在影響家族乃至國家的命運。

不甘沉淪的楊氏,抓住一次李世民駕幸洛陽宮的機會,將年僅14歲的女兒送入皇宮當才人,直至後來成爲皇后、皇太后、女皇。特別是在武則天當皇后的過程中,楊氏能夠放低姿態,親自帶着禮物登門拜訪,遊說高層官僚以獲取支持,甚至親自前往長孫無忌家送禮,屢遭責難也沒有放棄。可見,母親楊氏所起的作用,除了撫養和教育,還實質性地出謀劃策並幫助武則天。

隨着武則天的地位一再提升,楊氏在生前先後被封爲榮國夫人、代國夫人、衛國夫人等。

楊氏以92歲的高壽,經歷了南北朝、隋朝和唐朝,放到現在也是一位見多識廣的女人。

公元670年,楊氏病故後,武則天在渭北咸陽塬上爲其修建了規模宏大的順陵。

墓地的位置。

首先,尊重逝者的意願。在唐順陵的碑文上記載着楊氏的遺願:“以爲合葬非古,禮貴從宜。將追罔極之慈,願在先冢之冊。”意爲:合葬不是古代規定的制度,喪葬之事貴在順從生者的心願纔是合乎適宜的。我將會追懷父母無窮無盡的恩德,希望葬在先祖墓冢旁邊。說明楊氏本身就具備很強烈的自主意識,不隨波逐流,有自己的主見。

而武則天也聽從了母親的遺願,在咸陽縣洪瀆原上,在外祖父楊達夫婦墓冢的東面安葬了自己的母親楊氏。她沒有將父母親合葬於一處,不得不說,正因爲繼承了楊氏對制度的叛逆,武則天才會這樣安排母親楊氏墓地的位置。

此外,古代利用堪輿之術,大型墓葬一般都會選擇在地勢平坦開闊、地質條件良好、臺基堅實高亢的地帶,符合氣象學、地質學規律,順陵就是這一風水極好的所在。

墓地的佈局。

陵墓從象徵到體像,都體現出與易圖的對應或演繹關係。比如陵墓位於內城北部略偏西,處於九宮中的乾六宮位置,避開了天盤、人盤的遮蓋,符合至高無上的原則。

墓地的規模。

武則天對父母的墓葬續建伴隨着武則天執政的全過程。武則天不斷追封自己的先祖,尤其是前後七、八次追封自己的母親。

順陵是一座“超標”的陵墓。經過多年續建,順陵完全擁有了皇陵的規模和氣勢,整個陵園面積擴大到1643畝多,是楊氏入葬時的13倍,是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獻陵的近兩倍。

墓地的名稱。

楊氏死於咸亨元年(670年),先以王妃禮安葬。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武則天追尊其父爲“忠孝太皇”,楊氏也被尊爲“忠孝太后”,楊氏墓改稱“順義陵”。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后,追尊楊氏爲“孝明高皇后”,改其陵爲“順陵”。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即位後,下詔削去楊氏孝明高皇后稱號,仍稱太原王妃,將順陵改回王妃墓,但後世習慣性仍以順陵稱之。

武則天將母親楊氏的陵名定爲“順陵”,這一個“順”字的本義是隨順,順利。楊氏一生篤信佛教,武則天也繼承了母親的信仰。“順”字可能體現了隨順衆生之意。也是想順順利利,不再重複母親坎坷的一生。

墓地的配置。

最引入注目的,是其地面遺存的豐富精美的石刻羣。順陵現存石刻34件,形體高大,姿態生動,異常雄健,可謂唐陵石刻之冠。

順陵南門有一對石走獅,被譽爲東方第一走獅。走獅一雌一雄做行走狀,東邊雄獅體態高大,西邊雌獅相較於雄獅略小,但造型兇猛。據考證,這是武則天在公元690年稱帝時,爲母親楊氏增設的一系列石刻中最特殊的一座,以雌獅隱喻女主,集中反映了武則天強烈的女權思想。陝西曆史博物館入口處的石獅,即爲順陵走獅雕塑的複製品。

除了石走獅,還有石天祿、石羊、石虎和石人等。

如此修陵,目的何在?除了對母親的感情,也是一種文化表達。這種文化表達雖不具備攻擊性,但能夠深入內心,影響深廣。

想想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羣說一不二的男人臣服於一個女流之輩的統治下,這思想的轉變需要靠什麼力量,除了武力,還要靠文化。爲母親擴建陵墓就是構建這種文化的一部分,武則天母親的陵墓比開國皇帝的陵墓大一倍,形成的是一種氣勢。

可以想象一下,當我們回到唐朝,如果你是一位務農的普通百姓,遠眺長安城,在渭北原上,在一個風水極好的位置,一個巨大的陵墓就是當代皇上的母親的墓地,他的心裏是何等的羨慕。

如果你是一位官員,那就更不用說了,什麼人去世後能埋什麼地方,墓冢能建多大,不是說想怎麼着就怎麼着的,楊氏的墓地能比開國皇帝都大,官員的心裏一定有數。

逝者不知身後事,就連爲母親擴建陵墓的武則天也沒有想到,1300多年後,歷經世事滄桑,此地已經成爲一座現代化城市的邊緣所在。

順陵雖然不是帝陵,但它是唐代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一處皇家外戚陵園,石刻氣勢雄偉,在唐代陵墓中最爲傑出。看慣了城市風光的我們,有機會可以來此駐足,感受時空的變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