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奔流,對中國的愛永遠清澈

■井延坡

巍巍喀喇崑崙,羣山之間的一塊崖壁上,八個遒勁有力的大字與日月爭輝——大好河山,寸土不讓!那是70後“老邊防”祁發寶剛當團長時和戰友們一起刻下的。00後戰士陳祥榕則用極具詩意的話語,寫下自己的戰鬥口號:“清澈的愛,只爲中國!”

祁發寶團長張開雙臂阻擋來犯之敵。來源:《軍事報道》視頻截圖

詩與遠方,並非僅僅留存在夜闌夢縈之際的想象中。鐵馬冰河,就是戍邊將士的日常。

蹚冰河、攀峭壁、傲風雪,戰鬥在保衛祖國、守護和平的第一線,將青春乃至生命獻予萬里邊關,面對箇中的苦、累、險、難,怎麼取捨抉擇?

以身許國,青春無悔,犧牲無憾。“走在喀喇崑崙,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無比自豪!”95後戰士肖思遠在戰地日記裏這樣寫道。

任世間滄海桑田,穿透歷史迷霧,這份純真清澈的赤子之心始終是時代的主旋律。前不久,隨着一張老照片上的“代碼”被“破譯”,一篇跨越時空的情書感動了無數網友。

網友上傳的老照片。(資料圖)

一位網友在整理奶奶遺物時發現了一張老照片,照片背後是一串數字,好奇之下上網求助。經過熱心網友的解密,那串數字其實是一組四角號碼,表達的意思是:“信任和愛就是我對你永遠的態度。”

1952年中學畢業後,17歲的她響應黨的號召去建設邊疆,而她的初戀同學則應徵入伍,自此天各一方。因爲路途遙遠,書信時常收不到,漸漸斷了聯繫。畢業一年後收到的這張照片,正是那位同學寄來的,她珍藏一生,可他們兩人卻始終未能再見。

隨着老一輩人相繼逝去,當年的故事細節再難重現,不過,在回憶裏蒐集只鱗片羽,也不難串起一段青春無悔的浪漫故事。奶奶曾經說過,那個年代的人們對於理想、對於感情以及很多東西的理解,都很單純,是許多後來人難以體會的。

那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實現了當家作主的中國人民以火熱激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神州大地一派熱火朝天、蓬勃發展的新氣象。一般來說,“人往高處走”,遷居往往是向着繁華都市,而那個年代,艱苦邊疆卻成爲許多年輕人心中嚮往的“聖地”,許多有志青年放棄家鄉優渥的生活,前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只爲改天換地,讓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了新的風景。

中國東北,曾經的“北大荒”,這裏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卻也荒草連天、野狼成羣。經過半個世紀的“戰天鬥地”,昔日的蠻荒之地已被開墾爲千萬畝良田。奇蹟背後,是百萬屯墾人的艱苦奮鬥與無私奉獻,他們之中,有百戰解甲再出徵的解放軍官兵,有響應國家號召的支邊青年,有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幹部職工,對祖國的純真情感將他們聚在一起,衆志成城,爲了新中國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奮鬥。

甘祖昌將軍(前)參加生產勞動(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初心不改,奮鬥不息,以身許國的志向從不會因職務高低、崗位不同而變化。1957年8月,在革命硝煙中身負重傷、留下嚴重腦震盪後遺症的開國少將甘祖昌主動解甲歸田,回到闊別20多年的家鄉,打起赤腳下地幹活。“活着就要爲國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幹不了複雜重要的工作就做簡單的工作,決不能無功受祿,決不能不勞而獲。”老將軍這句樸素的心裏話,也是許多人的心聲。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以身許國,聽起來很抽象,做起來卻很具體,只要心無雜念,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每個人都可以在平凡崗位中創造不凡。

從廣大知識青年奔赴邊疆,到無數青年志願者逆行抗疫;從浴血沙場殞身不恤,到守衛邊關誓死不退,90後、00後已在不知不覺間握緊了祖輩、父輩傳下來的接力棒,成爲時代的“主力軍”。他們用行動證明,先輩們不忘初心、以身許國,新時代的青年們同樣能夠寫出屬於自己的青春無悔。

據《解放軍報》報道,那場戰鬥後,陳祥榕所在連隊鬥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滿的士官100%主動留隊,所在團義務兵踊躍申請選取士官繼續戰鬥。“頭頂烈日樂爲祖國守邊防、手扶藍天甘爲人民作貢獻。”這句陪伴一代代邊防官兵的標語,寫在邊防前哨,更寫在子弟兵的心裏。

萬千將士如斯,他們用青春護山河長安。

萬家燈火如昔,他們用生命譜時代新篇。

巍巍崑崙爲證,對祖國清澈的愛,將永遠與萬載不變的皚皚冰雪交相輝映。

(執筆:馬嘉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