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千奇萬變,有時陽光燦爛,有時又是傾盆大雨。一切看似讓人捉摸不透,其實其中自有其內在運行規律。人們生活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時而欣喜異常,時而憂心忡忡,其實很多時候只要願意放鬆心情,就能觀察到非常神奇的景象。

清代一位詩人有一次去外地辦差,路過一處山谷。本來覺得羈旅疲憊,忽遇一場大雨,反而讓他徹底放鬆,也創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下面分享清代何紹基的一首佳作,景象瑰麗,尾聯更令人歎爲觀止。

山雨

清代:何紹基

短笠團團避樹枝,初涼天氣野行宜。

溪雲到處自相聚,山雨忽來人不知。

馬上衣巾任沾溼,村邊瓜豆也離披。

新晴盡放峯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

何紹基,字子貞,號東洲,晚清詩人、書畫家。進士及第後曾擔任四川學政,後又歷主山東濼源、長沙城南書院。他自幼家境貧寒,卻非常喜歡讀書,入仕後更是每日手不釋卷、筆不輟耕。

何紹基提倡宋詩,主張先學爲人,而後直抒性情。他在創作了上也宗從李白、杜甫、韓愈和蘇軾諸大家,不名一體,隨境觸發。這首詩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手法高妙,意境奇偉。

清道光二十四年,作者擔任貴州鄉試主考官,詩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山雨,於是即興賦詩。首聯先展現出山雨來臨之前的景象,“短笠團團避樹枝,初涼天氣野行宜。”詩人一路風塵僕僕,好在天氣不像夏天那般燥熱,山林中清風徐徐,更覺得涼爽。

他頭戴短笠,在茂密的樹林中穿行,雖然不斷地避讓,依然不免被伸出的樹枝掛纏。“野行宜”,透出兩層含義,既說明他的前進路線是在荒山野嶺,也表達出詩人心情舒暢,很享受山林中的涼爽環境。

可是山中天氣變幻無常,剛纔還是晴空萬里,忽然就黑雲壓城,“溪雲到處自相聚,山雨忽來人不知。”詩人眼看不遠處飄來幾片烏雲,本以爲不會立刻落雨,可是轉眼間溪上雲霧四起,漸漸連成一片,詩人知道很快就有一場山雨。

“自相聚”,說明山中的天氣變化急速;而“人不知”,更傳達出一種出乎意料的感覺。俗語說的好,十里不同天。山谷中霧氣溼重、空氣流通不暢,由晴轉雨也是非常迅速。而遊客早晨是晴天出門,經常就忘記帶雨具,到了山谷中很可能就被淋個落湯雞。

一場大雨,讓人措手不及,但作者似乎很享受這一切,詩人又細膩地描寫了雨後的場景, “馬上衣巾任沾溼,村邊瓜豆也離披。”衣巾早已被雨打溼,雨水像細線一般,不斷地在帽檐邊流淌;不遠處的小山村裏,瓜豆蔓藤也都散亂離披,一副亂紛紛的模樣。

正是因爲山雨來得急、雨勢猛,不僅詩人無處藏身,而且那些莊稼也被雨水沖刷,無法保持原狀。一個“任”字,彰顯出豁達的襟懷,正所謂既來之則安之;一個“也”字,抒寫幽默,詩人把自己與那些瓜豆相比,似乎找到了一點安慰。

雨勢漸弱,終於停了,詩人也長舒一口氣,而且還領略到山雨之後的神奇景象,“新晴盡放峯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只是一盞茶的功夫,雲霧消散,陽光普照,那些崇山峻嶺又顯得依稀可辨。

更讓人驚奇的是,雨水化作山泉奔流而下,彷彿萬瀑齊飛,不僅氣勢宏大、壯麗無比,而且一直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可見雨量之大、範圍之廣。

何紹基的這首七律層次分明,又造境奇特。作者細膩地展現了雨前、雨中和雨後的生動場景。剛開始他還信馬由繮,心情也很愉悅。山雨突然來到,讓他猝不及防。可是等到全身都被淋溼後,卻反而不急不躁,慢慢地欣賞雨景。

雨後天晴的景象也描寫精彩,形象地刻畫出山林中萬瀑齊飛的神奇和壯觀場面,讓讀者也感覺身臨其境。這首詩也煉字精準,比如“避樹枝、野行宜”,介紹了山行的情況;而“忽來、任沾溼、也離披”,突出了作者在雨中的各種心理變化;最後的“又一奇”,更是道出了詩人不虛此行的興奮和暢快心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