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話,在很多地方都見證過其影響力,就是任何行業、任何人都可能會體驗到時代的劇烈變化,給人帶來的認知視覺衝擊。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可能你現在混得很好,保不定你的下一代,恐怕過得很艱辛。

當然,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直以來勞資雙方,在地位上,長期存在僱主佔據上風,被僱傭的人則佔據下風。

這是我國近幾十年以來形成的一個普遍的社會風氣,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然而,改革開放40年後,我國勞資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於是就出現了最近一幕畫面,廣州招工,場面出現大量的老闆排隊讓工人挑。這個場景,恐怕在很多年前,是不可能出現的,但是現在就確實發生了。

還有一幕,可能也沒有出現過,就是義務的政府官員,不遠千里到湖南給企業招人,都是地方性幹部,確實很震驚。

我們如何看待這一幕幕的新景象呢?

首先,有的人可能會說,中國人口勞動力很緊缺,纔出現這種情況,答案非也。就目前來看,中國現在依然是處於青壯年的時代,還遠沒有到日本歐洲哪個老齡化社會的情況,至少當下不可能,遠一點也要等到10年後,纔可能出現所謂的勞動力短缺。

目前來說,中國不缺勞動力,依然是勞動力非常充沛的國家,也是第一大人力資源大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都是上千萬,怎麼可能缺勞動力。

其次,有的人會說,是不是意味着打工人的好時代來臨了呢?這也不一定,不是每個地方的老闆和地方官都會像廣州和義務那樣,姿態放低,爲的是謀求經濟發展,這一點上,值得很多地方官員和企業老闆學習。

這裏面的問題,其實一個勞動力雙重失衡造成的現象:

一方面,是勞動力人口結構性失衡,中國經濟目前發展比較迅速,產業升級換代比較大,而基礎工業和傳統中低端製造業、服務業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就是這些行業的收入普遍不高,無法獲得心血血液,沒有年輕人願意進來,畢竟中低端服務業和製造業收入低,勞動強度大,造成斷層的顯現未來會越來越嚴重。

沒有新鮮血液注入,而老一輩打工人,年齡越來越大,數量越來少,但是這些大城市的中低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需求龐大,就不得不讓這些地方性老闆和官員想盡辦法招攬工人。

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人口地區性失衡比較嚴重,隨着科技不斷發展,經濟不斷增長,地區性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小,收入差距正在縮小。而很多發達地區經濟和城市生活成本大幅提高,使得原來經常外出打工的人,覺得出門打工不划算。也就是說,過去大量的落後地區輸出勞動力數量正在逐年減少。

更直接一點,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優勢越來越不突出,你能在網上看到的,買到的,用到的,在很多落後地區也一樣可以獲得。但是,很多發達地區經濟成本和環境不如相對落後地區,已經在倒逼勞動力大幅流出發達地區和城市。

最後,隨着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勞動者自主意識不斷增長,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很多年輕人,勞動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對高強度和低收入工作,提不起任何興趣,基本上都是抱着騎驢找馬的態度上班。因爲很多年輕人的家庭生活壓力不大,更加喜歡找自己喜歡的工作。

相關文章